硬科技+城墙马拉松:一张好牌打到底

16.04.2018  13:44

  西安什么片子最难拍?一个年轻导演问我。

  我的答案是:城市宣传片。因为这个城市的元素太多,历史拍多,陈旧老套;现代拍多,事实不符;人文拍多,被嘲自嗨;单条叙事,不全面;全貌呈现,又没重点。

  问题是什么?是在“消费主义”的大潮下,公众对一个城市的辨识力,尤其是对“二线城市”的心理印迹,需要确认两个关键要素:

  一是“现代产业的提供地”,证明该城在现代财经社会中有巨大的财富创造能力,要好赚钱,例如深圳或旧金山(硅谷:全美人均收入最高城市);

  二是“非凡的消费体检地”,证明该城不会被纯粹的工业思维(如矿城)所局限,要好玩,例如成都或拉斯维加斯;

  这就是挑剔的公众,因为公众既扮演了生产者,也扮演着消费者。二线城市大竞争的元年自2017年已经开启,西安果断入局后,更需要实现这样的心理投射。

  本次城墙马拉松嫁接上硬科技,是一个好的开始。

  硬科技是“西安第一张”现代产业名牌

  西安的优势产业是什么?这个问题会难倒很多人。

  50-60年代,东郊纺织工业、西郊电力工业、北郊传统农业、南郊文教安排,构成了西安的基本格局。但这些都没有形成城市名片,为什么?因为其体量与影响力,无法比拟长春的一汽、兰州的石化甚至是洛阳的一拖,以形成全国性力量,那个年代,西安是没有产业名片的。

  有人会说,1958年开建的西飞(中航飞机)、红旗厂(航空动力)甚至后来的航天六院,证明军工产业也是西安的优势产业。但客观地讲,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定产定销”是军工领域的最大特点,甚至利润也是核定的,这些企业无法成为公开推介的主体,直到2015年之后“军民融合”成为热点,才有所改观。

  90年代之后,西安迎来了最大的产业衰败,无论是海燕折翅、黄河断流等消费品的断档,还是大面积工厂破产停工(东郊最为密集),西安开始流行“闲人文化”并日益沦落为“消费型城市”,其对新型人口的吸引力急剧下降,只能勉强保住自己在西北图有其表的一席之地。孔雀东南飞,自此成为主流。

  2000年之后,现代旅游业崛起,一度被视为陕西或西安的支柱产业,但“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迅速替代了“文物旅游”,加之西安文旅产业开发能力的过于低端,来西安旅游并没有给多数游客留下特别棒的印象。

  经济实力的持续下滑,最大的恶果就是造成了城市污名化,“贼城”一词,不胫而走。

  因此,2017年“硬科技”一词面世后,我们才看到新经济时代下,西安第一次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产业方向,那就是依托优势智力资源、面向未来的“硬科技产业”。而且一经提出,即有如梦方醒地炽热感,否则也不会有优秀的媒体同行,用10篇文章之力去倡导这一理念。

  这一年,确实令人很有“推背感”,我们看到了“硬科技”大会召开,看到了在中央两会上被特别点出,看到了一系列创投机构的兴趣,看到了一大批科研院所的萌动之力。而且校尉君认为连特朗普都投下了赞成票。

  这张图上的中美贸易战场,与西安所指向的“硬科技”直接相关的就占到了6席,这说明在我们不但切中了“中国2025”的脉,更是击中了中美“世纪大竞争”的核心。

  因此,本次城墙马拉松中加入了两个元素,特别棒。

  1:硬科技跑团:

  这个跑团的100名队员,全部征集于与硬科技相关的群体,包括了科研院所、创业企业、创投机构等;

  2:区块链报名:

  这是个热词,虽然争论不已,但在全球第一个应用于马拉松报名,也在事实上与“科技”追逐一脉相承;(下为区块链报名证书示意图)

  城墙马拉松:“西安独有”的现代娱乐名牌

  西安独有的名片,自然也包括兵马俑,但你只会说“我参观了兵马俑,很震憾”,对吧,你不会说“我玩了个兵马俑”,那毕竟是一个博物馆。年轻人要什么,他们要参与感、要时尚感、要好玩。

  好在,城墙马拉松可以给他们这个感觉。

  马拉松的兴起,缘于中国年轻一代“对群体性参与”的兴奋,“社交运动”意味浓重,并且迅速感染到60后、70后。言及根本,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财富巨大积累及代际传承,新一代年轻人有条件有精力去搞这些“看似不打粮食”的事,根本上是社会进步了。说一个吓人一跳的数字吧,2017年,中国境内的马拉松赛事一共有800场,没错,平均每天有2场!

  举个例子,你知道“六安市”在哪吗?他们下个月也会办自己的“国际马拉松”。

  回到西安的城墙马拉松,自1993年开办以来,已经度过了不温不火的阶段,在2010年之后,变得尤其火爆。(其间的时滞,也恰是西安与发达城市的代际差)从严格意义上说,西安城马并不算标准赛事(为42公里),但却是最为独特的一个。因为,我们要看看“跑友”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1:北马:天安门出发,这一点就够牛了。

  2:上马:穿越远东城市第一天际线,够魔性。

  3:厦门:海景,海景,无敌,无敌。

  4:杭马:钱塘江+西湖,不会有人不爽。

  这几个在网上评价最高的城马,就足以证明:“参加城市马拉松,成绩根本不重要,没人知道谁是冠军,大家要的就是过程,这个过程,既要风景NB,也要好玩,好玩,好玩”。

  毫无疑问,西安城墙马拉松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在全中国,谁可以和几千人在一起,跑过中国惟一保留的古城墙呢?报名数字也作了例证:31个国家、5000名选手、10000人观摩,几乎是城墙所能容纳的饱和数,仅为14%的中签率更说明了一票难求。

  与硬科技跑团的突然亮相一致,本届城马也有意外之举:

  1:在纽约时报广场推出的巨幅广告: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打出广告,是城墙马拉松第一回,好还没怎么花钱。

  2:引入了正在浪尖的手指舞:虽然校尉君还不怎么会玩,但年轻人喜欢就重要。

  城市全球公关:一张好牌打到底

  写下此文的意义仅限于关注一次“别上了硬科技标签的城墙马拉松”吗?肯定不是。

  2003年,没错,是15年前,校尉君还很年轻的时候,曾以记者身份参加过一次省政府的国际高级经济顾问会议,那次会议上,来自美国奥美公共关系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曾说了几个信息点:

  1:上海当时正在组织“全球城市公关招标”:

  预算数百万美元(当时是大数字),万博宣伟、博雅、爱德曼、凯旋先驱、21世纪公关、李岱艾(TBWA)和奥美等全球一线公关公司纷纷到齐。上海项目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上海设计总体形象、协助举办首届上海国际文化发展论坛、策划全球知名人士访沪等,其中核心的第一项要求通过调查分析上海在境外人士的心中形象,结合上海发展现实,提炼出体现上海城市魅力与城市精神的核心宣传要素,制定2003年至2010年上海对外形象推广的总体战略规划。

  2:城市公关不是政府一家的事:

  与企业公关单纯追求商品销售相异的是,城市的目标广泛多元,如推动旅游、吸引投资、争取国际地位等,因此城市做全球公关时所利用的资源、采取的方式与企业也有极大的不同。核心是绝非是政府“一力承担”,必须引导城内主要的大企业一同进行推广,如德国的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众汽车所带来的“精密可靠”,这是一种联合,但政府必须牵头。

  采访结束时,校尉君得到出的结论是:政府在采纳全球公共计划之前,应该细致地分析“城市的资源在哪里?城市的优势在哪里?竞争的对手都有谁?最富有吸引力的企业是哪些?

  而这个结论,才是校尉君关注“硬科技+城墙马拉松”的关键逻辑。

  回顾2017年的旧作,《办好“硬科技大会”:第一力邀任正非,第二不要牵骆驼》和《“硬科技大会”的“后忧伤”:能否举10年之力》,其中焦点诉求就是建议出现“硬科技产品明星”和“硬科技产业明星”出现,这一条完全符合奥美在15年前的理解。

  毕竟,从市场意义上说,“硬科技产业”都是纯粹的商业化行为,“城墙马拉松”也走了商业化运营之路(本届即由北京中迹体育承办),二者都是“企业级行为”,而二者背后,又都有政府的身影,如1000亿元的硬科技产业基金,如西安市体育局的主办,事实上政府确实扮演了“牵头角色”。

  在此,校尉君的建议是:

  既然找到了正确的牌,就不能犹豫,要持续地打,打得还要坚决,尤其是不能被其他意外因素所干扰,不能觉得52张扑克牌全打出去才算赢,啥都要干往往啥都干不成。

  这是一个“注意力”时代,“排他性”最重要,“硬科技看西安+城马在西安”,这牌够厉害了!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