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担“爱子心” 母亲才不那么累

14.04.2015  13:08

  感动之后有所行动,当是感动应有的价值所在:“同桌妈妈”感动了社会,而社会也当为她们、为这样的家庭做些什么,让杨乃彬这样的孩子尽可能正常地学习、生活。只有社会从各方面多分担一份“爱子心”,母亲的心才能不那么疲累。

  ■ 舟子

  “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在中央电视台日前举行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48岁的“同桌妈妈”陶艳波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获奖名片是“爱子心无尽”。

  “同桌妈妈”的故事的确令人感动:陶艳波的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时被发现耳神经坏死,曾经的一场疾病使他陷入无声世界。陶艳波专门从老家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儿子在5岁生日时,忽然抬起头喊出一声“”。这更坚定了她的信心:儿子能说话,将来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工作。她没有把孩子送到聋哑学校,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没有学校肯接收,但她锲而不舍,最后终于有一所小学为母子二人的苦苦求学之心所打动,杨乃彬得以成为一名小学生。但是单靠读唇语,他根本无法跟上进度。于是,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陶艳波就开始陪儿子一起在教室里上课。一直到2011年,杨乃彬考上大学,成为河北工业大学的学生。这对于陶艳波来说是成功了,可其中的艰辛也非同一般:16年来,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她说,原来自己读书也未如此用心过,但爱子心无尽,她排除万难,一心向前。经过不断练习,杨乃彬也能比较正常地和人交流。

  同时,“同桌妈妈”付出的代价又是多么高昂——辞去工作,16年与孩子如影随形在课堂上,下课后还要当儿子的老师。陶艳波说,她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一旦落下,孩子便跟不上进度;有头疼脑热,她都强忍着坚持上课。如颁奖晚会上的解说词所言:陶艳波就像个战士,每天都在攻克难题。家中的阁楼上,堆放着十几个箱子,这满满十几个箱子,都是陶艳波当年的课堂笔记。难以想象,这些年来,这个高龄的学生,是如何攻克一道道难题的;这一本本笔记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母亲的心血,母亲的生命,更是母亲对孩子的希望。杨乃斌说:妈妈说她不累,只是她的一种想法,实际上她是很累的,而且她心里是非常疲劳的。

  谁能帮助这位母亲减轻一些疲劳呢?这其实也是给孩子减轻疲劳:当孩子看着妈妈为了他如此辛劳,他的心应该也是疲劳的吧?这也是期待自立、期待早日给母亲“减负”的杨乃彬如此懂事的原因吧。母亲能否不那么疲劳?或者说,这个家庭能否不那么疲劳?杨乃彬的父亲多年以来,用辛苦的工作支撑了这个“同桌”的历程,对家庭也是尽心付出。这个家庭的情况应该不是孤例,有着同样爱子心的父母也不止他们。陶艳波说,她获得了幸福。让儿子能说话,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读书、工作是她的信念,也是她的梦想。母爱的伟大令人感动,但是感动的同时不免忧伤,称道之余不免感慨:“跟别的孩子一样”,这是与她情况类似的父母们的最大愿望,但这种愿望实现起来的成本是否太高?为了孩子,父母无怨无悔,但从社会机制的建立方面来说,是否能为这样的父母们更多地做些什么?

  现在有聋哑学校,但如果孩子是像杨乃彬这样的情况,家长当会有与陶艳波一样的愿望。如何让她们在不当“同桌妈妈”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实现让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一样”这一幸福的梦想?能有更专业的人士来分担母亲的爱子心,有更专业的机构来帮助这样的孩子学习、成长?现代社会的特点是专业细分,规模出效益。一个“同桌妈妈”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但如果有教育机构可以充当或代替这样的角色,妈妈们的疲累就可以得以减轻,单个家庭需要支付的成本也会得以降低。开始看到“同桌妈妈”的故事时,以为这是一个富裕得无需母亲工作养家的家庭,但后来得知并非如此。只是孩子成长事大,父母才做出了如此分工,这一压力本当由社会分工来承担一部分的。

  依我之见,陶艳波可谓是以自己16年的艰辛亲历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杨乃彬这样孩子的文化教学方式。能否在此基础上创设出一个介于聋哑学校和一般学校之间的教育机构?如果能,那对这些家长当是一个福音。感动之后有所行动,当是感动应有的价值所在:“同桌妈妈”感动了社会,那么,社会能够为她们、为这样的家庭做些什么呢?让杨乃彬这样的孩子能尽可能正常地学习、生活是家长的心声,也当是社会的承担。

  据悉,此前,有一次杨乃彬想去勤工俭学,却被招工方发现戴着人工耳蜗而失去了机会。此时,杨乃彬大学毕业在即,陶艳波也希望社会能给他一次工作的机会,能让他真正地融入社会,也回报这些年社会上好心人对他的帮助。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同等的机会呢?——既然他们能胜任。只有社会从各方面多分担一份“爱子心”,母亲的心才能不那么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