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社会治理 数字农业 自贸区昆明片区发布新一批制度创新案例
9月29日,中国(云南)自贸区昆明片区召开“社会治理·产业赋能”制度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区制度创新部联合昆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官渡区域管理办公室,介绍自贸区昆明片区移民和出入境便利措施,就片区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促进办法进行解读,并发布社会治理、科技赋能产业等案例。
发布会现场
案例一:对标国际平安社区经验 打造自贸和谐安居样板
昆明片区主动对标国内外平安社区治理经验,充分运用自贸思维,针对区内国际商事活动日趋活跃、外籍人口相对集中、社区安居需求升级等实际,通过建设国际平安社区,重构社会综治力量,解决警务延伸难兜底、群众参与不充分等问题,不断增强辖区群众安全感和企业满意度。
主要做法
探索城市基层党建跨界融合新模式,打造联合党委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以果林片区为样板的“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招揽自贸人才,构筑以昆明片区人才公寓为基础的安居家园,联动周边社区建设,齐备医疗教育、文创商业、创客空间等条件,共享优势资源,全力提升社区配套生活品质。
突出社区自治建设,填补综治监管真空,提升治安常态效能,把治安功能下放社区,夯实一线力量,精准警情宣传,打通警务延伸“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综治精兵简政,集中解决综治力量“松散老弱”问题,打造常态化、社区化、专业化综治队伍。
此外,片区出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施意见》,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完成时限及实施路径,建立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把群众身边易发案、高发案纳入重点考核。提升社区综治力量和保障水平,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摸排,建成55个非机动车保管站,为辖区财务人员免费开展反诈培训,高标准开展雪亮工程建设。
启动对物流园区、集贸市场、老旧小区、城中村入口开展车辆卡口、人脸识别等安防改造工程,同时组织街道、社区人员通过企业微信平台,饱和式推广安家昆明、“金钟罩”、国家反诈App手机软件,确保综治工作线上有影响、线下有行动。
实践效果
群众安全感得到增强。率先实现社区综治力量管理全覆盖、信息指挥全覆盖、标准化服务全覆盖,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今年办理案件62件,提供服务169次,较改革前分别提升281%(3倍)、402%(4倍),群众调查问卷满意度达到99.6%,安全感提升20.8%。
服务理念切实转变。实现一线综治人员由原来的“以一敌百”变为现在的“一呼百应”,探索落地了“放管服十个办”工作法。综治人员全程参与户籍办理、行政审批、出入境等警务服务工作,开创了“警务社区办”“窗口双语办”“特殊群体上门办”等工作经验。
智慧安防成效显著。2021年5月至今,智慧安防小区全部达到市公安局100%零发案率要求,老旧小区、城中村每月零发案率,高出市公安局要求的10百分点。
案例二:科技赋能数字农业 打造国际示范园区
为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抢抓中老铁路通车发展机遇,自贸区昆明片区企业——银河泰瑞集团着重构建“互联网+”科技赋能,以标准化思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国际示范园区。目前,园区一期入驻率达95%以上,华大基因、京蓝科技、中澳生物等115家涉农企业入驻,业务范围涵盖智慧植保、生物基因、农资金融、绿色能源、设施农业、农机贸易、产品溯源、电子商务等8大领域。2020年园区纳税8000余万元、产值突破21亿元。
主要做法
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国土、统计、商务、气象、水务、质监、环保等部门数据资源,在供给侧采集种植数据,实现以数促产,标准化种植;在销售侧分析销售数据,实现以销定产,精细化种植,规避了风险。
搭建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统种统收、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统算统结“八合一”,提高农产品全程集约化管理,建立农产品全链条闭环管理示范体系,实现闭环管理。
线上整合农业专家智库资源,强化农技帮扶,帮助农民和企业全面了解政策及产业信息,让政府整体掌握农业产业生产及经营现状。线下为智慧农业成果展示、产业运营、培训交流提供支持,打造农资/农产品O2O应用场景体验中心,实现好品卖好价,好商遇好货。
实践效果
标准化赋能。依托物联网数据推出《标准种植作业手册》,辅助田间农事管理;引导种植方式逐步由粗犷型、经验型向集约型、数字型转变,以需定产,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实时状态施肥用药,药肥成本降低15%-20%,农作物品质稳步提升。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丽江、文山、普洱、柳州等地。
智能化赋能。集合政府、企业、机构三方专家团队,吸引云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程赋能;获得肯德基、麦德龙等龙头企业蔬菜基地长期订单,特色产品上架京东常态销售;自动生成基地农产品质量追溯档案,自动捕捉病虫害预警及恶劣天气,自动推送物联网数据简报。
产业化赋能。按照“市场指导、适销对路”的产业发展思路,打造现代一流农业科技产业发展平台;经由平台运营后,农产品采购综合成本降低30%左右,其中采购周期缩短至少20%,采购下单周期可提前至农产品采收前60天左右,农产品分拣淘汰率下降5%-10%。
数字化赋能。利用大数据采集市场交易信息,利用物联网实现农产品溯源,建立标准化农事作业规程(SOP),将一万亩种植基地与农产品订单高效结合,创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引领打造“订单友好型”农业共同体。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