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社保卡“沉睡”:职能部门别只“努努嘴、摊摊手”

22.06.2018  09:51

  社保卡“沉睡”,职能部门别只“努努嘴、摊摊手

  韩韫超

  6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了重庆市社保卡服务中心2000多张社保卡无人认领,这些人多是外来工、毕业生等,因联系方式和地址变更,导致新卡无法送达。这些无法联系到的人员在有就医、缴费等需求时才想起来领取卡片。

  “沉睡”的社保卡在多地都有发生,无法联系到办卡人,形成既成的“失联”,后续社保卡的“唤醒”之路将异常艰难,往往是社保部门搭上不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后,效果依旧不甚理想。

  与此类似,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也存在着不少说难不难、却困扰相关职能部门多年、令公众格外闹心的“瓶颈问题”。拿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来说,自今年5月1日起,全国实行“只跑一次”制度,其中优化办理证照流程、“绿色通道”办证、缩短异地办证时间、网上预约、免费寄送等,都是亮点,也解决了该项服务昔日的痛点。此外,多地的简政放权工作卓有成效,很多存在多年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不同程度解决,比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可通过视频、刷脸等多种便捷方式进行,大量让百姓深感苦恼的“证明”被取消等,这些问题此前大多是媒体报道的“常客”。

  如今看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类似“老大难”问题并非无解,现实的尴尬和难点也不该成为“解决不了”的借口和托词。职能部门理应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遇到现实难题多从自身找原因,主动担责全力求解,而非向公众“努努嘴、摊摊手”后依旧照走老路,摆出一副“存在现实困难,该做的已经做了”的架势。

  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已达8亿张,覆盖60%人口,其承载的相关功能也日益增加。确保其顺利发放和有序使用、化解社保卡“沉睡”的尴尬,是当下一个棘手的问题。与其被动地等待主人认领,不如相关部门主动将工作做在前面,下好“先手棋”。操作层面,既要加强宣传与普及,也要尝试与户籍部门实现信息联动与共享,充分运用行政资源和现代科技,全力为社保卡安全、顺利抵达持卡人保驾护航。

  优化服务没有终点,服务质量和水平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时下我们总提到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但在很多时候却忽视了前面更漫长的、需要踏实经营和坚守的那段路——进一步将服务下沉、细化,将看似不起眼的、却影响到百姓体验的环节做足做好。这需要职能部门时刻不把自己当“外人”,甚至还得主动“大包大揽”,在服务过程中少一点墨守成规和被动等待,多一些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明白了这个道理,当大量社保卡“沉睡”尴尬时,大概就不会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公众及时领回并妥善保存了。

编辑: 石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