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集团打造中国最大的“绿洲煤都”

27.10.2014  16:53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27日电(尹亮 高会武 张振声) 一个普遍被人们认为将是污染严重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却从建设之初就定下绿色开采的方针;企业在加快自身主体煤炭产业发展的同时,不仅有效减少了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还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这就是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以下称“神东集团”)走出的一条特色鲜明的“神东之路”。在地跨陕晋蒙三省区、产量达到2亿吨级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神东集团建成了一处让世人惊叹的“绿洲煤都”。

     “三圈”加“三期”: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

    神东集团是央企神华集团的骨干煤炭企业,其地处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是黄河上中游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在这样的环境下若沿用传统方式进行煤炭资源的开发建设,必然会出现煤层自燃、地表沉陷、矸石排放、水资源流失等污染环境的现象。在建设初期,这里风蚀区面积占70%,平均植被率仅为3—11%。因此,从1985年神东矿区开采之初,神东集团(及其前身)就提出了“建设一流的能源基地,必须有一流的生态环境”的开发思想,格外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20世纪90年代,神东集团采取的治理方式主要是以公路为龙头,以公路两侧开展防风固沙。这种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显得不够。2000年以后,神东集团提出“三圈”加“三期”的防治模式。

    所谓“三圈”防治模式,即采取外围防护圈、周边常绿圈和中心美化圈三个空间层次进行综合防控。在矿区50公里范围内的风沙区和水土流失区建设草灌乔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从根本上遏制风沙危害与水土流失,形成“外围防护圈”;在矿井周边山地水土流失区,建设乔灌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常绿林,既控制了水土流失,又形成了矿区周边的景观林带,形成“周边常绿圈”;在矿井生产生活区进行园林化建设,营造优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中心美化圈”。

    对于神东集团的生态治理来说,不仅仅是在空间上做文章,还要在时间上做文章。因此,他们又提出了在采前、采中、采后“三期”进行防治的措施。针对本就脆弱的环境,神东集团在采前便先期进行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使区域环境具有抗开采扰动的能力;在采中通过创新井下开采技术,对开采早证的地表裂缝、塌陷进行封堵,并进行一定的补种绿植,减少地面水土流失;而更为重要的工作则在于采后,通过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水保功能,并种植沙棘等经济作物,实现“开采一次性煤炭资源,建设永续利用的水土资源”的目标。

    通过科技和研究手段带动环保工作的提升,也是令神东集团颇为自豪的工作模式。神东集团积极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了30多项沉陷区水土保持治理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诸多成果:2008年,《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生物复垦关键技术》获得陕西省林业厅科技创新特等奖……

    在神东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示范区负责看护的工作人员毛永东,对十来年这里植被的变化有着清晰的记忆:以前的荒沙地现在一点点种上了沙棘、野樱桃,已经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地表,“颜色由黄变绿了。”据神东集团环保管理处水土监测站工作人员王飞介绍,该示范区还有多处采用了科技手段进行实验和展示的区域:根系展示区、自动气象监测站、地表径流小区、树种示范园以及微生物复垦示范区等。通过这些区域的实验和展示,可以有效了解在该区域如何选择适宜植物种植,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

    神东集团环保管理处处长王义,1991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专业毕业后来到神东工作。1999年,王义加入神东集团环保管理处之后,更是直接参与到神东集团的环保工作中来。“当年大学同专业的同学,从事专业工作的不到三分之一。我回首这些年的工作,看看山上栽的树,感觉没白干,很有成就感。”王义说。

     相辅相成:企业发展带动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相促进 企业创效与区域发展相和谐”在神东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示范区的东山沉陷区处,竖立着写有这两句话的一块标语牌,而这也代表了神东集团的企业发展观。

    早在神东煤炭集团成立之前,负责这一区域煤炭开发的神府、东胜两大公司就分别组建了环保绿化机构和专职人员,全面负责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还特地向国家财政部申请在每吨煤成本中提取0.45元作为环境治理专项资金,而这一举措持续至今。

    “事实上,若不是因为采煤,可能沙地还是沙地,没有专人来下这么大气力进行专门的治理。从这一点上说,采煤才会治沙,才能形成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王义表示。王义的这番表述,也得到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小柳塔村的王玉成的认可。“以前全是沙漠也没有路,我出门连车都骑不了,只能步行,现在神东方面绿化搞得很不错,我们生活得很舒心。”今年39岁的王玉成说。现在,王玉成住在神东集团与地方共建的乌兰木伦新村,一家四口人住上了面积达320平方米的小别墅,小区里楼房漂亮整洁、树木环绕,不远处的山上还有刚刚修建好的景观林。

    在神东大柳塔西山常绿林区,67岁的刘面鱼已经在此看护了十年。在他的记忆里,早先这里满是黄沙和废弃煤矸石,“那会儿刮风的时候,大柳塔镇满城都是沙子,有时候人都看不清。”随着神东集团的工作人员把山里的煤矸石挖出来,把沙子清扫干净,再种上樟子松、油松、侧柏等适宜生长的常绿作物,这里的环境大大变了样。现在这里不仅空气好了,甚至还有了诸如野兔、山鸡和多种鸟类等野生动物。“没有梧桐树,你引不来金凤凰。关键是生态平衡了。”刘面鱼对这些年环境的改善由衷地高兴。

    而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上湾矿沉陷区的红石圈区域,这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此前这里沟壑纵横,加之又是裸山绿植很少,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十多年的治理,这里种植了山杏、文冠果以及其他一些经济作物,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水土流失,使原来的自然灾害多发地转变成为集水保、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林带,还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工程”。“杏树开花、成熟的时候,许多附近居民都来上山来游玩照相,平常周末也有不少人来这里逛。”当地居民张启亮说。

    已经在神东集团乌兰木伦矿工作了25年的刘瑞霞,刚参加工作时矿区周边全是荒沙,几乎没有树木,而他们当初在办公区域栽种的杨树,现在已经有十七八米高。25年的绿色实践,这四层楼高的杨树成了最好的见证,也成了煤炭开采带动当地环境改善的“最佳物证”。

    曾任国家环保局局长的曲格平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神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在一个很恶劣的环境中改造环境、建设环境,由荒凉变成了绿洲。”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也表示,神东集团的矿山绿色治理效果令人震撼,这种超大规模、持续性的复垦是一项绿色奇迹,也是作为央企承担起生态责任、社会责任的最好体现。

    30年来,神东集团坚持资源开发与水土保持并重,不断创新管理与技术,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达13.1亿元,完成治理面积244平方公里。

     前路漫漫:生态环保还需各方协力完成

    对于下一步的环保生态工作计划,王义表示,神东方面正在逐步探索企业出资、政府推动、农民受益的地企共建水土保持的格局。“比如我们在一些生态修复区载种一些经济作物,我们种好以后可以转交给地方或者当地农户,让老百姓能得到后续的经济效益。”王义说。

    在采访中,神东集团的许多相关人士都表示,虽然神东集团在环保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如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认识需要进一步提升,环保绿化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科学地规划整合,地企共赢的生态共建模式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等,特别是在采煤沉陷区治理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相关方面予以重视和解决:

    第一,国家目前尚无塌陷地土地、林木权利责任的具体政策法规,致使在采煤塌陷地治理、再利用等过程中与塌陷地群众的土地权益关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相关方面应该进一步完善塌陷地土地、林木权属等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塌陷企业、村民、地方政府的权益、责任和义务,优化产权与利益结构,实现煤炭矿区的绿色和谐发展。

    第二,各级政府未制订出台较完善的塌陷地治理标准等相关政策,致使企业塌陷地治理无章可循。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出台塌陷搬迁和补偿、塌陷地生态治理等标准及相关指导意见,更好地指导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煤炭开采方式的塌陷地治理工作,实现采煤塌陷地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

    第三,目前企业所缴纳的水土流失补偿费、土地复垦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等中,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交叉重叠、重复缴费,增加企业负担,且上缴费用不能完全用于企业自身开采塌陷地治理。国家相关方面应该将水土流失补偿费、土地复垦费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三费合一,统一以保证金的形式由企业缴存,按“专款专用,专户储存,政府监管,企业所有”的原则管理,建立治理资金长效机制,实现煤炭矿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