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四型”财政举措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06.10.2014 09:59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多措并举“生财”构建发展型财政
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拓宽增收渠道。针对“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神木县财政局从今年开始,每年安排4000万元建立总额不超过3亿元的科技创新发展专项基金,推进煤炭及煤炭下游产业的工艺升级和改造,让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提速提质。去年安排1.7亿元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专项资金,以奖励、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今年安排5000万元“助保贷”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神木县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夯实现有财源。加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更多资金、更好项目向园区集中。继2013年投入1.09亿元资金改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县财政计划在未来5年内累积投资7亿元推进此项工作;以财政股本投资为重点,开辟新兴财源。2014年,县财政将以注册资本金的形式投资8.65亿元参股发展潜力较好的十余户企业,预计每年将会有5至6亿元的稳定财政收入。“两个重点”基本构建了基础稳固、后续旺盛、多级支持的财税源体系。
改进管理“聚财”构建创新型财政
加强税收征管,保证税收应收尽收。神木去年煤炭行业税收占税收收入的74.75%。县上紧抓煤炭财政这一重点,加强对煤炭生产、加工销售、运输环节的管控。从2013年开始,煤炭计量计划3年投资1.75亿元,建成煤炭运销监控系统40处,对境内所有煤矿实行坑口计量“五位一体”(即产量日报、购煤合同与票据双轨、产量核查、技术检测、煤炭计量)的信息管理,从源头上堵塞税费流失漏洞。积极争取县外注册企业和注册的分支机构实行属地注册、属地纳税,实现煤炭产品地产、地销、地纳税。全面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征管。
狠抓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足额及时入库。从2011年开始,县财政局将社会抚养费等所有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作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一部分,统筹用于县内各类公共服务及社会事业支出。
科学统筹“理财”构建精细型财政
逐步建立政府综合预算机制。改变了过去资金分口管、预算分块编的模式,逐步构建以公共财政预算为先导,由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政府综合预算体系,将政府收支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目前,神木所有县级预算单位财务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镇(办事处)财务年底前将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盘活闲置和沉淀资金。县财政局定期清理银行账户,今年核查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计886个,清理撤并了161个,出台了《神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将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切实消化和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针对财税风险主要集中在政府性债务和基本建设项目安排两个方面的实际,在政府性债务方面,县财政局于2013年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债务及对外担保情况进行摸底,及时清理和消化了部分政府性债务,逐步完善政府性债务审批、责任追究、风险预警制度和政府融资机制,降低了风险。基本建设项目安排方面,严格控制“三超”(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安排基本建设项目。
合理有效“用财”构建效能型财政
县财政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该管的管”。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做到整合使用,统筹管理。并按照资金使用性质统一整合为城镇化发展专项资金、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七大类,实行项目库管理。
严控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实行基建预(决)算审核。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预算编制、执行、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实现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保民生、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工作思路,经费预算年初一次性核定,年中不再追加非应急性专项资金。压缩行政运行成本和“三公”经费,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一是优先保障刚性民生支出。今年全县民生领域将投入38.6亿元。二是持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各项社会保障标准列居全省前列。三是严格规范专项资金审批拨付程序。在实施项目时,预算单位根据工作安排、资金预算、采购中标价格等申请拨付专项经费,节约了支出。四是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行政经费,今年上半年全县一般性支出较去年同期压缩了10%。
建立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管钱”水平。对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十大”民生工程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各部门、各镇(办事处)在每年部门预算编报时,确定一个专项资金项目作为绩效评价项目库的项目,每年从项目库中选取不低于35%的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记者段博通讯员王斌林霞喜林)
责任编辑:良言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06.10.2014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