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有新招 乡亲干劲足
春花烂漫,风光正好,河南省项城市万亩麦田里碧绿万顷,当地30万“新农人”更多更新的种田妙方,不禁让人眼前一亮。
见到霍小参时,这位“90后”褪去了刚刚教导合作社社员时的老成和严肃,显露出她这个年龄本应有的活泼和羞涩。
2018年,霍小参研究生毕业,告别了上海的繁华热闹,听从了故乡的召唤,回到项城市李寨镇油许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选择回乡不能延续传统的种植方法,而是要完善生产技术、进行规模化经营、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用科技和知识让农业焕发青春活力。”霍小参说。以前麦田病虫害防治是重体力活,十几个人背着药桶下地,100亩麦田要忙上10多天。现在只要几个无人机“飞手”,操作七八架无人机,3天就能完成,不仅省时省力,喷洒农药又精细均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现在我们又新增了1500亩托管土地,种地面积已经达到了3000余亩,通过统一品种、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等形式,农资生产成本降低20%至30%、产量提高5%至10%,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5%以上,并且品质明显提升。”霍小参介绍。
借助占地近50亩的现代观光农业园,李寨镇东薛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而提起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山峰,村民们更是夸赞有加。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大棚内,连片的葡萄长势喜人。“人家在外地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是没有忘记老家的父老乡亲,想带着我们一起赚钱。”正在田间管护葡萄的村民薛全喜说。
2019年,王山峰带动村民们开始流转土地。过去,这里零散种植葡萄,主要靠人进行管理、喊卖。如今全村一起上,方法必须得改。他一方面考察市场需求,一方面与园林专家改进种植方法。最终选择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园项目,并与专家签订了指导合同。
眼下,一个个葡萄固定架笔直伫立田间,行间葡萄树排列整齐,王山峰每天在果园里“巡察”,为葡萄生产“把脉”,聘请的农业技术人员向果农传授葡萄树修剪、打顶疏果。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力入股,采用避雨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种葡萄,不仅简化了管理流程,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我们介绍官会镇官会村种植的辣椒,有小米椒、朝天椒、三樱椒等多个品种,全部自然晾干,保留自然的营养成分与辣度。物美价廉,欢迎下单……”农民主播王卫国是官会村新任党支部书记。他在市直播大厦内直播至今已有半年多了,销售的农副产品几乎上架“秒空”。
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不出家门创业成为可能,农产品网络销售更是创业的“新蓝海”。不少“新农人”挖掘农村特色,依靠互联网,优化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取得较好效果。
王卫国带领自己的团队多方面拓宽销路,一方面通过“网红”直播吸引关注,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打造品牌,从开店入驻、商品上下架到内容优化等环节对村民和商家进行一对一指导。
项城市看准时机,打造电商网红大厦,与这些“新农人”合作,招募直播网红,免费培训,免费上岗,每天直播进行推广,进一步促进农产品销售。“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做好农业企业主、创业者的培训服务工作,久久为功。”项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俊民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夏先清通讯员吴建成)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