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工程师+投资人”能“发酵”出什么?
四月二十一日,在陕西五丁生物生产车间,企业的“科学家+工程师+投资人”团队成员在调试生产设备。通讯员黎德华摄
张存莉来到汉中市宁强县已有4年了。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药学系教授,她见证了自己团队研发的中药食用酵素饮料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并且逐步推向市场的全过程。
时间倒回2018年,张存莉来汉中参加“丝路源点·天汉英才峰会”。会场上,对于中药材产业前景的看好,使科学家张存莉和来自江苏的投资人周尤南一拍即合。不久后,周尤南就成立了陕西五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五丁生物”),张存莉的研发团队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盟。双方决定利用宁强和汉中当地的优质药食同源中药材,研发生产食用酵素。之后,工程师李建忠也加入进来,企业产学研顶层架构自此完全建立起来。
3月27日,省科技厅公布2022年度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单,由张存莉和李建忠领衔的食用酵素研发与成果转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成功入选。“有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加持,我相信中药食用酵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这对促进汉中乃至陕西的中药材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张存莉说。
科学家的“好奇心”借中药酵素探秘生命科学
张存莉对中药材的“好奇心”由来已久。她上大学时学的专业就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自1993年参加工作后,她更是把中药材的开发利用作为自己的长期研究领域。到2013年,她进一步聚焦肠道益生菌发酵果蔬和中药的研究,迫切想弄清楚其中的机制机理,探索生命科学的秘密。
在酵素研发过程中,作为科学家的张存莉一直注重与产业界的交往互动,并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科研课题和思想灵感。2017年,张存莉与大连工业大学夏效东教授等成立了食用酵素研发团队,建立小型中试实验室,同时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2018年,张存莉的研发团队加盟陕西五丁生物后,产学研融合的通道进一步打通。
“对酵素这样的应用型研究来说,企业的生产实践与高校的科研会产生良性互动。科研为生产提供相关理论和技术支撑,生产当中的问题则是科研中非常宝贵的课题资源。”张存莉说。
据介绍,陕西五丁生物已形成一支包含9名教授、8名副教授的科学家团队。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张存莉带领团队梳理并解决了中药食用酵素的产品设计科学原理、配方设计依据、生产工艺、活性成分研究、功能功效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并完成了设备选型、招标、生产设备安装调试、生产管理和质量体系规范认证等一系列工作。2021年5月,公司研发出的可预防和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9种中药食用酵素饮料陆续上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
从以前只需聚焦一个“点”的科研,到研发出需要综合考量各个因素的酵素产品,张存莉和她的团队在不断学习、研究、适应和成长。而这些也促成了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的大爆发。据统计,自2018年加盟陕西五丁生物以来,科研团队累计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多篇,已获授权专利3项,另有8项专利正在申报中。
工程师的“巧手”让实验室样品走向工厂
张存莉将样品带出了实验室,而要批量化生产,“接力棒”就交到工程师李建忠的手上。
“研发成果要在工厂落地,就要解决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问题。”陕西五丁生物总经理兼生产总监李建忠说,比如实验室用的是100毫升的小玻璃瓶,但在车间用的则是高5米、直径2米的金属罐。体量增加了,就可能遇到实验室不曾遇到的问题,也就需要新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李建忠之前在甘肃省一家大型药企当总经理。2021年3月,陕西五丁生物拿到了生产许可证,由此产品从车间试生产转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很多突发问题也随之出现。于是,应周尤南的邀请,李建忠辞职来到了这里。
李建忠刚一来,通过调研分析,就梳理出公司在生产环节面临的三大问题:一是在工艺流程的某些关键控制点,技术参数不精准,比如发酵菌种的添加时间,药液提取的时间、温度,药液浓缩浓度等;二是生产效率低,员工培训不足;三是产品风险把控有待提升。
对于第一个问题,李建忠和张存莉的研发团队积极沟通解决。对于员工培训不足和把控产品风险的问题,就要李建忠亲自上手了。由于员工大多是周边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生产经验也不足,李建忠就手把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教。员工穿衣不规范,他就耐心解释说,戴帽子、穿工作服、扎头发、扎袖口是为了防止细菌污染;员工清洁设备时冲一遍就觉得干净了,他就告诉员工要怎么洗,洗几遍,之后还要蒸汽灭菌……
到2021年10月,李建忠已将工厂的生产流程和员工岗位操作标准理顺和明确下来,也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生产队伍。之后,公司的批量化生产得以顺利推进。
投资人的“眼光”瞄准绿色食药开拓新市场
周尤南早年在宁强县投资建设了一个污水处理厂,后来被当地政府回购,他就将回笼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累计种植了上万亩林下优质中药材。但他觉得只有进一步向下延伸产业链,才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和更大的发展前景。
周尤南计划做中药饮片,但中药饮片只是将中药材简单进行分类、清洗、切片等,依旧还只是中间产品。直到2018年遇到张存莉,他俩一拍即合,认为应当进一步深加工,直接做成终端产品——食用酵素。
于是,由周尤南和另外几名股东投入资金、张存莉的研发团队技术入股的陕西五丁生物自此设立。
产品定位明确了,在生产环节则出现了新的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面对中药酵素这种新兴产品的观念冲突问题。”周尤南说,“后来我们就邀请李建忠加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研发和生产之间的协作更加高效有序。”
“对于投资人和企业家来讲,最重要的就是把控全局,研发、生产、市场要放在‘一盘棋’里统筹考虑。”周尤南说,在当前研发稳定、生产有序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打开市场,让陕西五丁生物的“现金流”转起来。
对于陕西五丁生物的未来,周尤南信心满满:“企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科技赋能。下一步,我们想让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入企业平台,为企业长远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