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型企业发展“铺天盖地” 让科技小巨人成长“顶天立地” - 访中共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

21.07.2016  20:07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日前,天津市委召开十届九次全会,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产业创新中心作出部署。围绕如何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进创新发展、优化供需结构中的作用,本报记者采访了天津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

  记者:天津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制胜一招,请问这一发展思路是怎么确立的?

  黄兴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天津发展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视察工作时指出,要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良性轨道。天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为目标,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抓手、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坚定不移地抓、千方百计地抓。3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由3.5万家增加到8万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从1800家增加到3700家,总产值已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50.5%。“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钢铁和石化等传统产业低迷的情况下,天津实现年均12.3%的增长,今年上半年保持9.2%的增速,靠的正是创新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增量弥补了传统产业的减量,小企业成就了大事业,“小巨人”展现了大作为。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天津启动了新一轮科技小巨人升级版行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达5000家,实现“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使科技型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唱主角、显身手。

  记者: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天津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黄兴国:科技创新是产业振兴、企业强盛、结构升级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供给结构由低效错配向高效平衡转变的根本出路。天津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着力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激活科技创新乘数效应。

  一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结合。一方面坚持引资与引技、引智并举,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立足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壮大研发团队、加强研发合作,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先后实施8批16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专利消零”和“专利强企”行动,开发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效中空纤维系列膜组件、新型载药支架、基于28纳米工艺的移动智能手机基带芯片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力争掌握更多“一招鲜”“几招鲜”技术。

  二是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强化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建立完善部市合作、院市合作、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技术创新、科技服务、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前不久我国自主研发成功发射的“长征7号”运载火箭,就是由天津总装完成的,火箭总装基地周围目前已聚集19家航天企业。

  三是“筑巢”与“引凤”衔接。实行“一张绿卡管引才”,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千企万人”支持计划、“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着力打造领军拔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新型企业家培养工程,使企业家既创造财富有“恒产”,又致力创新有“恒心”。

  记者:天津提出“小升高、小壮大、小做强”,除了刚才讲到的技术、人才要“”和“”之外,您认为“”是指什么?

  黄兴国:“”是指数量规模要不断扩大,就是我们讲的“铺天盖地”;企业“个头”要不断壮大,就是我们讲的“顶天立地”。

  一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大批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天津制定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10条政策措施,市政府拿出5亿元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和创客经济,建立了106家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双创特区”,引进腾讯、甲骨文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揭牌以来已新增注册企业2604家。

  二靠“一助两促”,使小企业成长为“小巨人”。深入开展助小微、促创新、促创业活动,建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给企业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使实体经济“如虎添翼”。

  三靠并购重组、股改上市,使科技“小巨人”长成“大巨人”。实施并购重组“双百”工程和1000家企业上市融资工程,设立5亿元产业并购引导基金,引导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合作,建立跨区域、跨国界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方式“走出去”,支持企业通过股改上市提升直接融资能力,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

  记者: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唱主角、显身手,天津具体是怎么抓的?

  黄兴国: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主力军作用,既要重视“去旧”,也要重视“来新”,以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产品创新、产业升级,推动供给结构质的提升。

  一是以融资租赁方式去旧设备、添新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借助天津在金融创新特别是融资租赁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对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高、市场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5个百分点的租赁费补贴,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二是以推进产业升级去旧产能、育新产能。通过技术改造、产业转型、调整重组、载体提升等途径,推动“万企转型升级”,向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三是以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去旧供给、增新供给。制定全市创新产品认定和补贴办法,支持企业集中力量开发“杀手锏”产品,运用“互联网+”,推进“制造+服务”、互联网跨界融合等大力开展商业模式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飞鸽”作为天津自行车的知名品牌,主动应对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挑战,推出了国内第一辆“超级智能自行车”,老企业焕发了新生机,“老树发出新枝芽”。

  记者:制度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另一只轮子。天津怎样依靠制度创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黄兴国: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的点火系。我们通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字上做文章。

  一靠政策创新激活。坚持供给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着力校准产业政策、放活微观政策,在财政投入、金融支持、载体建设、技术改造、降税减费、企业重组、人才引进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为科技型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实施降低企业成本一揽子政策措施,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二靠制度改革放活。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深入推进“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号码管服务”等“十个一”改革,把该放的放足、该管的管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加快推进天津自贸区制度创新步伐,为企业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市场主体实现井喷式增长。

  三靠服务环境育活。坚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选派市区两级机关局、处级干部下沉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定点帮扶。着力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园区载体服务,建立健全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平台和网络,为企业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