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签署框架协议深化校际合作

06.01.2016  19:08
            2016年1月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其信与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姚书志在杨凌签署两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规范合作行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际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并发展全面、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利出席签约座谈会并讲话,他表示,两校的合作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展的真诚的、深层次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两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推动双方快速发展,实现校际合作双赢。他希望双方按照合作框架协议的约定,加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治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两校内涵发展,在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取得良好的合作成效,为陕西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交流提供经验、树立榜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兴旺在讲话中表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认真履行协议约定,树立共同发展的理念,协作配合、主动沟通,重点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紧贴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在实验实训资源共享共用方面,在大项目争取、大成果申报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广度,深挖合作深度,力争取得丰硕成果,推进校际合作向纵深推进。             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潘中伟在讲话中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表示祝贺,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期以来对陕西科技大学的支持。他指出,两校合作协议的签署,既是省委高教工委、教育厅关于高校优秀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实施后的一项成果,也是陕西科技大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机遇,为陕西科技大学的改革发展搭建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借鉴的平台。他建议两校以本次协议的签署为契机,在深度合作上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两校合作的双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签约座谈会。座谈会结束后,与会同志还参观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史馆、中国农业历史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