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考古发掘与科技保护40年来成果辉煌
1979年秦俑一号坑发掘现场
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丽山园
秦俑博物馆全景图
秦俑二号坑发掘
秦俑一号坑全景
游人如潮看秦俑
专家进行色彩保护(一)
专家进行色彩保护(二)
秦兵马俑被誉为“20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珍贵文化财富,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今年,是秦兵马俑发掘40周年暨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35周年。
40年前,临潼西杨村几个农民的偶然发现让尘封的帝国奇迹震惊了世界。
40年来,有关兵马俑的每一次发现都炫人眼目,出土5万余件文物,“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青铜水禽坑”相继面世,50多平方公里的秦始皇陵大遗址范围内,已探明各类遗存600余处,大遗址考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使得始皇陵整体格局逐渐清晰;40年来,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微生物实验室”“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 和“金属文物修复室”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秦俑馆在文物科学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专业水平;40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8000多万人次,接待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159人次,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194批......
40年,在历史的脉络里只是一个点;40年,在苍茫的岁月中只是一瞬间。一路走来,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这辉煌的背后是秦俑人40年来鲜为人知的发掘和保护的足迹!
筚路蓝缕——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
1974年3月,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的西杨村农民在一片荒瘠的砂石滩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这一发现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家文物局随即派出考古、文物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并决定由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
1974年7月15日,陕西省文物局派出了秦俑考古队开赴发掘现场,开始对兵马俑坑进行勘探和试掘。首先对已暴露的痕迹、遗物进行记录、绘图、照相,然后对打井已发掘部分继续清理。同时,对农民挖井时散失的文物进行收集。在西杨村粮库内发现俑坑的铺地砖50余块,在路旁的石堆中捡回陶俑的残片两担笼,在一农民家找回陶俑的一只胳膊,有的小学生交回陶俑的断手,有的交来铜镞等文物。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令人振奋不已。“到10月底,发掘的范围已达300多平方米,已清理出陶俑、陶马60余件,并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和车马器,这时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坑的边沿。”考古队员除继续钻探外,又在原试掘方的北边开了3个新的试掘方。同时,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采用疏探法,间距3-5米一个探孔由东向西扩探。最后,探测发现这是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距现地表4.5-6.5米的大型俑坑,即一号兵马俑坑。1975年3月,新开的三个试掘方工作结束。一号坑的东端全部揭示出来,计出土陶俑500余件,战车6乘,陶马24匹,还有大批的青铜兵器和车马器。结合钻探资料可知,一号坑内有10条东西向的隔梁,11条东西向的过洞,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向的长廊,坑的四周,各有5个斜坡形的门道,是个地下坑道式的土木结构的大型俑坑。根据已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6000件。
1976年2月,一号坑的试掘方回填,俑坑遗址保护大厅的基建工程开始后,考古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寻找新的兵马俑坑。
按照中国人讲究均衡对称的传统习惯,在秦始皇陵园的东侧发现了兵马俑坑,那么陵园的西侧、南侧、北侧是否也会有兵马俑坑呢?于是,考古队员们在秦始皇陵的北、西、南三侧进行了大规模的田野调查与考古勘探,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却丝毫不见兵马俑的蛛丝马迹。正当踏破铁鞋无觅处时,1976年4月21日,在进行一号兵马俑坑展览大厅基建工程时,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经过钻探,基本摸清了俑坑的范围。二号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距离地表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接着,同年5月在一号兵马俑坑的西端北侧,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并进行了局部发掘清理。
1978年5月,开始对一号坑正式发掘,共出土战车8乘,陶俑、陶马1087件,各种青铜兵器(大部分为铜镞)及车马器约4万件。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之际,1979年10月1日,秦兵马俑一号坑保护大厅正式落成开放。1985年7月,又对一号坑进行了第二次科学发掘。1994年3月,二号坑考古发掘正式开始。1999年,二号坑第一阶段的发掘工作被评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一等奖,这一奖项是我国多年来田野考古发掘首次一等奖。
作为第一支秦俑考古队的成员,秦陵研究泰斗、秦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袁仲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阵地”将会是深埋地下两千年的庞大军阵,更不会想到这个数千兵马俑的阵地的挖掘工作几十年后还在继续。
1999年,百戏俑出土,秦始皇用来丰富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的“娱乐杂技团”初步呈现在世人眼前;2000年,在秦陵封土西南50米处的陪葬坑中,发掘出土了不同于秦兵马俑的8件文吏俑,它们头戴长冠,身穿长襦,右侧腰带上悬挂着帖塑的削和砥石,袖手而立一派文吏风度;2001年,“铜禽坑”正式发掘,出土青铜禽46件、铜鹤6件、天鹅20件、造型奇异的陶俑15件,这又是一处秦陵颇具神秘色彩的陪葬坑。
2009年,秦俑博物馆取得了非常难得的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并启动了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初步计划于5年内完成一号坑北侧东西方向2000平方米面积的发掘,现阶段已发掘400平方米。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考古发掘期间,实行边发掘边开放的考古发掘模式,观众在观赏兵马俑的恢弘气势之时还可以观赏到兵马俑的考古发掘过程......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因为秦俑,一代代秦俑人正倾注毕生心血,用发掘去解读这地下军阵的所有奥秘;也因为秦俑,他们从此注定魂牵梦绕,终年与兵马俑为伴。
薪火相传——秦兵马俑的科技保护
穿越两千余年的时空,色彩斑驳的秦兵马俑“粉身碎骨”着横空现世。“复活的军团”在给予人类以震撼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文物保护的世纪难题。
事实上,当40年前兵马俑被发现时,彩绘保护和修复工作就已经开始了。1982年,秦兵马俑博物馆组织专人进行研究,并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部门联合开始了科研攻关。文物保护人员调查了秦俑彩绘的层次结构,分析出了颜料的物质组成,确定了底层的主要成分为中国生漆,并进一步查明了彩绘损坏的主要原因:颜料颗粒之间及彩绘和层次之间粘附力很微弱,特别是底层(生漆)对失水非常敏感,在干燥过程中底层剧烈收缩,引起底层起翘卷曲,造成整个彩绘层脱离陶体。
那么,生漆层对湿度究竟有多么敏感?科研人员做过一个实验:将彩绘陶片从相对湿度100%的保湿箱放到相对湿度60%的普通房间内,1分钟后,生漆层的两端明显起翘,4分钟后,大部分起翘。
在清楚了彩绘层次、颜料组成和损坏原因的基础上,研发加固剂加固彩绘,成为最后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在经历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后,1997年,既能抗皱又能加固彩绘的技术终于实验成功:先用聚乙二醇和聚氨酯乳液混合液敷渗,再逐级提高溶液的聚乙二醇浓度敷渗处理方法。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法简便、易行、实用,尤其适用于发掘现场和不易移动的彩绘文物的保护。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法实验成功的同时,文物保护人员又找到另一种保护秦俑彩绘的办法——电子束辐照固法:用水溶性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逐级敷渗,再用电子束辐照引发交联聚合反应。1999年4月份,考古人员开始进入二号坑棚木以下接触陶俑,由于清理彩绘上的泥土耗时长,而彩绘保护是越快越好,稍有延误便会失水卷曲、脱落,所以,保护工作只能在现场进行,那是首次采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法”成功保护整体彩绘俑。随后,该项技术被应用于汉景帝阳陵、秦陵陪葬坑出土的彩绘陶俑的保护处理。“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成果于2001年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2003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彩绘保护连获殊荣一样,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秦陵铜车马发现之初,几乎是“粉身碎骨”,而且变形严重,本体锈蚀矿化。守护秦陵三十多年的原秦陵博物院院长吴永琪,带领文保工作者在经过整整8年研究、保护、修复,当3000多块青铜碎片成功地复原为有着“青铜之冠”美誉的铜车马后,举世震惊。
40年来,兵马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尤其是2000年以来,秦俑博物馆相继与比利时杨森公司和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保护局合建了“微生物实验室”“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实验室” 和“金属文物修复室”,大大提高了秦俑博物馆在文物科学保护与修复方面的专业水平。此外,在防霉、防风化、秦俑“小气候”研究与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取得了佳绩。
如今,已经挖掘出土、并修复完成的兵马俑2000多件,同时修复了铜车马,掌握了彩绘保护、防霉变技术,完成了土遗址保护等项目。2005年,“秦俑土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二等奖”;2006年,“秦俑二号坑三维数字建模”项目通过专家鉴定。2010年和2012年,秦俑博物馆又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出土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和973计划课题“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之保护材料与工艺的系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示范”,开展考古发掘现场易损出土陶质彩绘文物应急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丰硕的文物保护成果、领先的文物保护技术、完善的文物保护设施不仅为秦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文物与遗址的永续保存、长期展示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有力保障。
砥砺前行——秦兵马俑发掘和保护前景展望
历经40年,秦兵马俑考古发掘不但为了解秦始皇帝陵丰富的文物遗址内涵,研究秦代的历史、军事制度及文化艺术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还填补了多个学科史的空白。
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园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勘探,厘清秦始皇帝陵的各类遗存:在内城北部西区发现了17万平方米的陵寝建筑,印证了“陵侧之寝”的记载;在内城北部区域新发现一条宽4米、长630米的南北向墙垣;发现分布在内城南门内侧、内城东门内侧、内城北部中区、北内外城间、南内外城间以及封土周边的道路系统;确认两重城垣上共有9座门址,发现了独特的门阙建筑;发现了近200座外藏坑,在陵园内城北部东区发现了99座排列规整的中小型墓葬,这与始皇死后后宫人员的从葬有着密切联系;在西内外城间区域新发现12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在北内外城间区域发现6.8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从早年西内外城间建筑遗址出土的文字材料看,这些建筑与供给祭祀的食官有关,应为祭祀体系的附属建筑......通过对陵园以及更大范围的道路、门阙、墙垣等的系统勘探,秦陵的整体格局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2014年9月28日,“真彩秦俑”展在秦陵博物院华彩亮相。展览集合了秦兵马俑发现40年来的一批彩绘研究成果,为公众展示了秦代瑰丽神奇的颜料用色,匠心独运的装饰技艺,将人们带进了神秘而多彩的秦俑世界。展出的37件(组)彩绘陶俑、陶头,为近年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彩绘保护的最新成果,绝大多数为首次向公众展示。40年来,文物保护科研工作以秦始皇陵园各陪葬坑为主要工作目标,以陶质漆底彩绘、大型土遗址、青铜器为主要保护对象。特别是在漆底彩绘陶器保护修复及遗址和相关文物防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今,残存在陶俑表面的颜色通过相关色彩保护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保存下来。然而,由于秦俑制作工艺程序特殊,以往国内乃至国外的其他相关考古研究并没有提供可以参考与借鉴的方法,秦俑彩绘的科技保护仍然在持续而深入的研究中。
文物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历史的凝固和文明的体现。而博物馆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保护和利用文物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加快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从1974年秦俑面世到秦兵马俑博物馆,再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经发展成为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科学研究、陈列展示、交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201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发布,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入选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曹玮表示,博物院还将实施科学考古系统工程、文物保护系统工程、博物院展示系统工程、优质服务系统工程、文创产业系统工程、3D影院建设工程、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将秦兵马俑博物馆扩展为秦兵马俑文化景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博物院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遗址浩瀚,任重道远。秦始皇帝陵遗址区的考古发掘一直在持续,并以发掘、保护、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秦陵保护区地下,还有无数的宝藏和大量的古文明信息在等着秦俑人去发现,未来,在充分做好保护的基础上,将有计划有地推进发掘和研究,以最终实现遗产资源“有效保护,永续利用”的目标。
责任编辑:岐山 审核: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