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31.12.2014  02:08
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 古汉台
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 古汉台
移民搬迁商洛实现小康的基础工程 - 古汉台
来源: i1.tobei.cn

山阳县高坝镇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后方蓝色彩钢建筑为配套建设的食用菌产业园。

镇安花园社区外景,左为安置房,右为中小企业孵化园,实现了移民稳定就业。

移民搬迁使丹凤竹林关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江北移民新区全面建成后,该镇城镇人口将新增1.5万人。

2011年启动实施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因其搬迁规模远超三峡移民总量、堪称新中国历史上“搬迁之最”。商洛市实施搬迁三年多来,已累计让20余万 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开启新生活。但因此项工作属创新举措,无前车之鉴,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资金紧缺、用地困难、就业狭窄等实际困难和问题,成为各 地必须面对和攻破的瓶颈制约。

移民搬迁是扶贫攻坚的现实需要

商洛市地处秦岭腹地,贫困人口多、立地条件差是一大特点。按新的扶贫 标准线核定,目前仍有贫困人口18.47万户64.17万人,贫困村916个,至今还有大部分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深山区,长期处于贫困的边缘 线。同时,商洛又是我省山洪和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群发区和危害地带,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到总面积的50%以上,每年都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乃至人员伤亡。以2010年为例,商洛连续遭受7次局部暴雨灾害,共造成7县区212个镇办1668个村31万户132万人重复受灾,因灾死亡31人、失踪63人,直接经 济损失高达34.5亿元。特别是丹凤县“7·23”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泥石流瞬间将竹林关镇数条街道埋没,顿时房倒人亡,让我们感叹“自然灾害面前生命脆 弱”的同时,也不禁为长期遭受泥石流和地质灾害威胁的深山区群众的生存安全所揪心。

为从根本上解决深山区群众频繁遭受自然灾害威胁、生存条件 恶劣难以脱贫的现实问题,帮助他们彻底挖掉“穷根”,省委、省政府2011年启动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愈千亿元,将陕南三市28个 县区居住在高寒边远山区的60万户240万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到生存条件较好的平川河谷地带。其中,商洛市搬迁18.4万户72.6万人,分别占到总数的24%和29%。

截至2013年底,商洛市累计完成投资92.26亿元,搬迁群众5.3万户20.4万人,其中3.12万户11.88万人搬 入城镇,使全市城镇化率提高了4.3个百分点,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伤亡率下降了80%和70%。从这个意义上讲,移民搬迁实现了山区群众祖辈几代走出大山 的梦想,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搬迁搬出新天地,移民移出好日 子。”……这些贴在安置房门前的春联,不仅道出了广大移民的共同心声,而且预示着这一惠及千秋的民心工程必将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