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金台区人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督侧记

28.09.2014  12:23

      “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城市,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大作为权力机关和民意机关,一定要把人民的呼声和社会的关切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绝不能让人民群众再呼吸污浊的空气。
      “今年要把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纳入人大监督的范畴,适时对政府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还城市一个蓝天。”这是宝鸡市金台区人大常委会在年初研究讨论审议监督议题时,形成的共识,也是地方权力机关对人民群众做出的承诺。

检查:明察暗访污染源

      去冬以来,雾霾天不断。根据宝鸡市大气自动监测数据,今年1—7月市区AQI指数均值为82,空气质量降幅较大,给城市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安全隐患。
      为了弄清了城区粉尘污染源,推动治污降霾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执行。2014年8月,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重点深入到相关企业和污染源,现场查看了燃煤锅炉拆改、供热锅炉除尘提标脱硫脱硝治理、餐饮业油烟治理和建筑工地扬尘防治情况,弄清了城区粉尘污染源。
      目前,该区有44个建筑工地、66户煤炭企业和10余处煤炭堆料场,分布范围广、管理粗放、粉尘监控治理尚不到位,扬尘污染比较严重、控制难度加大;辖区范围内餐饮服务业点多、面广、量大,不少酒店饭庄与居民楼混为一体,节水、改气、降油烟、治污染基础配套不全,集贸市场、五小门店、临街餐饮点无油烟净化处理设施,致使油烟污染纠纷逐年增多,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加之市区汽车数量越来越多,大量黄标车和农用蹦蹦车违规上路,黑烟乱冒,车辆尾气对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也是执法的难点;部分企业治污设施建设进展缓慢,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监管死角,一些地方城区居民焚烧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气污染;一些小锅炉、饮食业油烟虽经多次整治,仍存在反弹现象。

询问:针对薄弱环节

      实地视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之后,执法检查组召集区环保、住建、工商、工信、农业、食药监、商务局、区综合执法大队、区交警大队等单位进行座谈,仔细询问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围绕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
      “市上下达我区的治污减霾的目标任务有哪些?目前完成情况如何?
      “去年以来环保部门共环评了多少个企业和项目?涉及大气污染防治的项目有几个?企业排污费征收使用情况如何?
      “从检查情况看,区域周边环境仍然存在大量污染源,一些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暖气、天然气未入城市管网,城市燃煤锅炉、扬尘污染治理日益突出,油烟和尾气污染控制治理成为防治的难点,城乡环境卫生监管还有死角,居民生活垃圾和村民秸杆焚烧屡禁不止,个别企业违规生产、违法排放问题还时有发生。
      “部分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污染治理的措施落的不实,治污减排工程进展缓慢。
      “辖区部分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及防治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整治不到位,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一些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锅炉拆改和环保设施的建设难度较大。
        “穿城车辆运输,建筑工地运输渣土的车辆抛洒、带泥上路,各施工工地扬尘问题8小时外如何进行现场监管?特别是对出工地渣土车在拉运过程中抛洒问题如何处理?
      “砂场、煤场运输车辆跑、冒、滴、漏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拆迁等污染源产生的粉尘同样让市民叫苦不迭……
      针对薄弱环节,执法检查组面对面询问政府9个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
      环保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仔细地听着大家的提问,并逐一认真地作以回答和解释。

审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9月25日,宝鸡市金台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审议区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报告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向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发出了监督最强音。        “大气污染防治是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金台地处宝鸡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治理直接关系到全市大气质量。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抓紧做好,促使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让人民群众吸上新鲜空气,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
      “要紧紧围绕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和生态美丽新金台’的目标要求,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夯实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切实抓好燃煤锅炉、餐饮油烟、露天烧烤、垃圾焚烧、车辆尾气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等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工作,努力形成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不断把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近几年来,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加强大气环境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和社会生活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形势仍不够乐观,区域周边环境仍然存在大量污染源,再也不能让群众呼吸污浊的空气了!

      “要把治理工业废气、煤烟和扬尘污染作为重点,加快城市管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和社会生活污染源的综合治理,严格环评审批,消减污染排放,抓好达标整治,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治污减霾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 当前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要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宣传周宣传日等形式的活动,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法》普及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努力营造人人重视、全社会共同关注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成为人们自觉行动。”
      “治污减霾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长效管理机制、联动协调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多方协作、上下联动,形成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要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加强日常监督和突击性检查,严厉查处企业小窑炉、建筑工地扬尘、渣土乱堆乱放、煤烟污染、机动车冒黑烟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抗拒法律、不落实环保措施,偷排和超标违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和事,要依法从重处罚、从重打击,不能手软。
      “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配齐专业人员,提供财力、物力保障,加快更新大气监测设备,推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监测能力,及时向社会公布PM10和PM2.5等空气质量信息,进一步改善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全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
      “大气环境质量事关大局、事关民生,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反响强烈,人大高度关注。要把城区大气污染治理,作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回应社会关切、解决群众诉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落实。
 
      (张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