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丨穿越百年的青春回答:因热爱而滚烫
如果说
青春是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将如何不负这滚烫?
科学家们
将答案写在归国的船票上
新中国诞生的消息,让大洋彼岸一位名叫朱光亚的青年,激动不已。1946年,22岁的他随师友赴美考察。美国的高科技水平强烈刺激了他,他决定留美攻读,并顺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而此刻,他归心似箭。他在返国途中联合51名旅美留学生起草了《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写道:“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1947年,朱光亚同志在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时留影(左起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新华社发
同样在为归国一事谋划筹算的还有钱学森。1935年,年轻的钱学森抱着“科技救国”的心愿跨洋赴美。28岁时即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被赞为“美国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
不买房子,也不买保险,身处异国的每时每刻,钱学森都不忘从报纸、广播里关注国内的局势——回国,是从出国那一天起就已做好的打算。就在钱学森打算举家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他突然收到移民局的通知——全家不准离开美国。与此同时,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此后,联邦调查局派人监视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动。
被监视、被软禁——在美国人眼中“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的钱学森的归国路,走得异常坎坷。直到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自由回国的协议。
海轮启程,离洛杉矶,过夏威夷,美国终于被甩在身后。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旅途。这一年,他44岁。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1955年10月10日,钱学森回国的第3天,《人民日报》刊登了“钱学森等回到广州”的消息。同时出现在这天报纸上的还有另外一则新闻——联大政治委员会讨论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原子能”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仅仅几百天后,中国启动了导弹、原子弹和卫星等国防尖端技术的研制计划,后来称“两弹一星”工程。
钱学森,就是导弹和卫星研制工程的科技负责人。
1987年4月,在国防科工委2000年高技术发展工作会议上,钱学森(右)与著名科学家朱光亚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邹毅摄
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胸怀同样的思念与理想,还有一大批各领域才华横溢的杰出科学家,舍弃了海外已有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踏上归途,都回到了迫切需要他们的祖国。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他们对青春的回答。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爆炸时的火球(图一)和随即升起的蘑菇状烟云。新华社发
志愿军战士
将答案写在坚守的阵地上
↓听,志愿军战士的故事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进行武装干涉,纠集起的所谓“联合国军”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朝鲜战争迅速由内战演变成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性局部战争。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这是1950年10月朝鲜新义州在浓烟烈火中。新华社发
1950年10月19日,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年轻的志愿军们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民并肩战斗,抗击美国侵略军。新华社发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年。战士邱少云在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信中最后写到:“我决心杀敌立功,带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作战任务。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邱少云正是其中一员。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一发落在了他的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当时,他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这是邱少云像。新华社发
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牺牲时只有28岁,堵住敌人枪膛的黄继光牺牲时只有21岁,……
“保和平,卫祖国”,是他们对青春的回答。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这是当日,在朝鲜板门店,朝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右)与美方代表团首席代表哈利逊(海立胜)中将(左)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其附件和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的情形。新华社发
共和国的建设者们
将答案写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
↓听,共和国建设者们的故事
石油,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资源。然而,新生的共和国受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中国政府只能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一些油料。当时中国石油产量很少,有外国专家甚至断言:“中国没有石油。”
就在王进喜出席全国群英会的时候,从东北松嫩平原传来一个大喜讯:编号为“松基三井”的钻井里奔涌出浓稠的油流--它标志着中国自此拥有了世界级的特大型油田。
1964年冬,大庆“铁人”王进喜(左二)深夜在井台上和工人一起下套管。新华社记者雪印摄
这个消息让整个中国沸腾了。这一天,是1959年9月26日,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新发现的油田便被取名为“大庆油田”。
“松基三井”出油的第二年春天,东北松辽平原展开了“石油大会战”。37岁的王进喜率领他的钻井队,从祁连山脚下的玉门,来到白山黑水的大庆。指挥部命名王进喜的钻井队为1205钻井队。
1959年,被誉为“铁人”的大庆油田一二0五钻井队队长王进喜(中)和工人们在井架上。新华社发
这是新中国在特别困难时期进行的特殊会战。在冰天雪地的大荒原上,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里,工人们没有房住,职工们有的挤在自己挖的地窨子里,有的只能在荒原露宿。没有粮食了,就挖野菜充饥,当时称之为“五两三餐保会战”。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和年轻的工友们向地层深处突进,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
1960年4月19日,1205钻井队掘进到1200米,他们在大庆油田打下的第一口井——萨55井终于喷油!
1965年,“铁人”王进喜(右)在钻井旁工作。新华社发
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
到1963年底,大庆油田已累计打井1178口,当年生产原油439.3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67.8%,中国石油基本实现了自给。“洋油”从此走进历史,中国工业发展的轨迹也就此改写。
为给祖国开采更多石油,“铁人”王进喜(中)在钻机上忘我地劳动。新华社记者雪印摄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是他们对青春的回答。
当他们,还有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嵌进时代的车轮,让生命的光辉闪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才不负这滚烫的热爱,不负这燃烧的岁月。
2021年3月25日拍摄的江苏油田高集采油班站采油机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