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报:第66次卡机后

04.11.2015  09:37
              当一抹晨光温柔地洒在连绵起伏的群山山梁之上,随着一声汽笛从青峰峡隧洞传出,在洞口等待的脚穿雨鞋、身着蓝色工作服的30名工人站了起来,再次检查自己的安全帽是否戴牢。

  一列特制的小火车缓缓地停在洞口,20多名工人解开各个“车厢”上的防护链,走下车来,12个小时的工作已经让他们疲倦不堪。等待上工的工人一边和下工的工友打着招呼,一边猫着腰,坐到车厢内冰冷的铁板凳上。

  这里是陕西省引红济石调水工程输水隧洞Ⅳ标段项目部,该工程由中国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承建。

  7时20分,小火车启动,向洞子深处驶去。笔者虽然不是第一次进入隧洞,但仍感到无边的黑暗似乎将人带入另外一个世界。虽然项目部每隔100多米就安装了照明设备,但黑暗实在是漫长,光明总是一闪而过。

  “洞子还剩589米就全线贯通了。谁也没想到,8月22日,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掘进时,遇见了大变形的石墨大理岩,又卡机了。这已经是自2008年掘进以来的第66次卡机。” 中铁隧道股份引红济石调水工程项目部土木总工徐正陶无奈地说。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是《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推荐优先实施的省内南水北调工程,也是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的实验性工程。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自秦岭南麓汉江水系褒河支流红岩河上游取水,通过穿越秦岭的长隧洞自流调入秦岭北麓渭河支流石头河,经石头河水库调节后,主要为农业灌溉和向西安、咸阳、宝鸡、杨凌等城市供水,并向渭河干流补充一定的生态水量。工程主要由位于红岩河上的关山低坝引水枢纽和穿越秦岭五里坡梁与太白盆地南缘山区的19.76千米输水隧洞组成。工程设计最大引水流量13.5立方米每秒,设计年调水量9210万立方米,其中向渭河生态补水4696万立方米,计划总工期66个月。

  “截至9月23日,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枢纽标段已经完工。输水隧洞Ⅰ、Ⅱ、Ⅲ标段采用钻爆法施工并实现贯通,洞内衬砌基本完工。Ⅳ标段采用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施工,开创了陕西水利工程建设先河。”陕西引红济石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科科长刘建春说,“因为地质情况极其复杂,掘进机先后65次卡机,导致工期延误4年多。”

  50分钟时间,笔者乘坐的小火车沿着洞内铁轨前进了9千米多,到达了目的地。总长300多米、重逾800多吨的双护盾全断面掘进机静静地“趴”在笔者眼前。

  2008年,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IV标段起初在围岩较好的情况下,曾创造了月进尺435米、日进尺29.7米的好成绩。2009~2010年,由于工程地质复杂,围岩软硬不均,断层破碎带变化频繁,涌水量大,掘进机先后26次因塌方或收敛变形而卡机,从而对整个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项目部决定调整IV标段施工方案:完成Ⅲ标段的掘进任务后,继续向IV标段掘进;同时,组织人员对掘进机进行改造,并于去年6月完成改造任务。

  今年以来,引红济石调水工程参建各方克难攻坚、不懈努力,掘进施工和工程调概两件大事取得新突破。Ⅳ标段创造了单班掘进23.3米、日掘进36.9米和月掘进496米多项最高记录,今年已完成掘进2700米,完成管片安装2455环。

  “引红济石输水隧洞直径3米,是世界上全断面掘进机施工最小的洞径。这么小的洞径,给处理卡机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徐正陶说。

  笔者起初猫着腰,沿着掘进机尾部缓步向前。到了机头附近,就不得不手脚并用,甚至跪着前行,像猫咪一样在极其狭窄的空间里钻上钻下。电视台的记者因为身材稍微胖一点,臀部差点被狭窄的空间卡住。

  机头顶部,工人们早用密集的松木墩子、钢板进行了加固。机头两侧的石墨大理岩,用手指轻轻一碰,就成颗粒状掉了下去。洞子底部因有积水,石墨大理岩在水的融合下几乎成了稀泥。总重200多吨的机头已经陷在这些特殊的稀泥中。

  “要进入机头核心部位,必须挑选身材瘦小的人,趴在出渣皮带上,由别的人从后面蹬着他的脚进去。而出来的时候,则是在这个人的胳膊上绑上绳子,由人拽出来。”工人说。

  在机头附近,笔者看见工人们3人一组,一人将石墨大理岩用短把铁锹装入小桶,一人提起来交给站在出渣皮带边上的工人,由这个工人最后倒在皮带上,进行流水线作业。还有10多名工人,或猫着腰或蹲着开挖四周的石墨大理岩。一名工人握着风镐,用力在岩石上钻击,震耳的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

  “空间太小太窄,虽然一次只进来20多人,但还是无法全部展开工作。”徐正陶很无奈。

  “这样的地质情况,掘进机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必须要人工将变形的石墨大理岩全部清除完毕。按照预测,机头前面还有20~30米类似变形的石墨大理岩,或许要超过这个长度。若是运气好的话,再清理上5~6米,没有了大变形的石墨大理岩,掘进机就能脱困。预计11月中旬,可以恢复掘进。”徐正陶告诉笔者。

  据悉,项目部在处理本次卡机工作中,3班工人昼夜不停,每班工人连续奋战12个小时,每天也只能清理石墨大理岩30~40厘米长。

  在洞内待了不到1个小时,笔者已经满头大汗。经常来施工一线的刘建春说:“现在洞内温度其实才25摄氏度。在正式掘进的时候,因为掘进产生的热量和多个电机散发的热量较大,虽然距离地面236米,洞内的温度基本上保持在四十二三摄氏度。那个时候,工人们更是挥汗如雨。”

  又用了50分钟,笔者等几人乘坐运渣车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洞外,顿感双目发眩,五六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唯其艰难,更显勇毅。有这样的建设者,相信定能夺取第66次掘进机卡机脱困胜利,完成剩余的589米掘进任务,在今年年底实现全线贯通的宏伟目标,实现汉江水系和渭河水系的连通,向陕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