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凤还巢”引领创业潮
年产150万平方米轻质强环保建材项目开工、任河漂流项目正式运营、“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全面上市……今年以来,紫阳外出务工返乡人士投资的重点项目接连传来喜讯。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难消、市场普遍预期低迷的情况下,这些项目无疑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紫阳县是全国劳务输出重点示范县,每年有8万多人在外务工。近年来,随着该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技术,带着经验,带着超前的经营意识,带着多年积攒的资金返乡创业。一曲曲创业带动就业的精彩乐章正在紫阳大地奏响。
昔日孔雀东南飞,如今返乡报桑梓
紫阳山大沟深,生存条件恶劣。80年代初,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走出大山,到异地他乡“掘金揽银”;世纪之交,紫阳在外务工人数已达到8万人,曾连续五年被省政府评为劳务输出先进县和全国首批劳务输出重点示范县。随着紫阳内外部环境的改变,产业格局的转向,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早期在外打拼的民工有了落叶归根,回家创业的愿望;加之,在外创业坚辛,国家对建筑、采矿等行业的严控,以及“机器换人”的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工务工者选择回乡创业。
长期在外闯荡,部分打工者不仅学到了技术,筹集了资金,而且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学会了经营之道。
近一年多来,紫阳县已有3000多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0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近1万个,带动一大批外出务工者从“候鸟”变“归雁”,成功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悉心栽下梧桐树,真诚引得凤凰来
10月18日,近百名紫阳籍创业成功人士及外来投资者欢聚一堂,交流创业心得,共谋紫阳发展大计。县长赵立根当众宣布,“成立创业就业服务局,设立创业就业专项资金,加大对创业就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
如果说紫阳部分外出人士返乡创业是迫于工作转型,那么更多因素则是家乡创造了优越的投资环境。“项目洽谈成功后,县上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到省工商局帮我办理公司营业执照,仅用1天半的时间,就将证件交到我手上,如果没有政府保姆式的服务,项目也不会进展这么快。”刚刚入住恒紫产业园区的陕西睿智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军深有感触。
筑金巢,方引凤来栖。为吸引更多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更大程度上激发他们返乡创业热情,近年来,该县出台了系列支持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对返乡创业视同外商投资,享受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简化市场准入、放宽经营范围,给创业者以最大优惠;实施“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对企业或个人的申办事项,实行“全程代理”和“并联审批”,提升返乡人员投资积极性。
为了让创业者留得住,能发展,该县建立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领导干部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难题。今年,该县安排20个县直部门及中省驻紫单位对33家重点规模企业进行包抓;针对企业融资难,主动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帮助18家企业与县金融单位达成总金额3.8亿元的贷款意向,为4家企业提供财政担保贷款8000余万元。
此外,该县还积极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兴创业服务平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成立电子商务(服务)孵化中心,自2015年起设立电子商务发展财政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每年切块安排500万元小额创业贷款,专项扶持电商创业。用足各项扶持政策,加大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和扶持力度,带动2000多名大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其中160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