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人大助农种蒜记

03.08.2016  22:38

      “喂!汪队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今年大蒜亩产超过了1600斤。”“太好了!太好了!……”晚上十点,紫阳县人大办信访室主任汪义德接到书堰村村民肖明礼的电话,成功的喜悦让他激动了整整一个晚上。

      麻柳镇书堰村是紫阳县人大办的精准脱贫联系点,为帮助该村顺利脱贫摘帽,扶贫工作队队长汪义德和第一书记焦睿通过多方调研,结合当地土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预将大蒜产业培育成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撑产业,采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与绿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动员部分贫困户试种大蒜。

      为了使试种大蒜在书堰村顺利实施,驻村工作组白天走村串户搞调研,晚上做贫困户的土地资源和家庭劳力状况统计表,最终在102户贫困户中,选择了符合条件的15户,第一次按照户均种植1至2亩的规模进行落实,当年共落实试种面积20亩。“我去年种了两亩玉米,还没等玉米成熟,野猪几晚上就把玉米棒子啃完了,县人大的汪队长他们到我家了解情况后,建议我把玉米杆砍了,尽快种植两亩大蒜,把玉米的损失找回来。”肖明礼还记得工作组动员他家种大蒜的情景。

      在种植过程中,工作组多次协调绿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争取公司对农户进行种子、技术、肥料等方面的支持,公司多次派技术员在地块平整、种植、防虫、收购等环节实地指导,县人大办还组织了种植户到公司和蒿坪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学习,积极和扶贫局联系,对发展1亩大蒜给种植户500元的奖补,以此调动贫困户发展大蒜产业的积极性,确保试种大蒜取得成功。“我家里只有一个劳力,感觉种大蒜有点困难,工作队亲自找车给我送来120斤大蒜种,还给我找了两个劳力帮忙栽大蒜,种下去以后又往大蒜地里跑了三次,我那一亩大蒜有他们一半的功劳。”村民刘多安颇有感触地说。

      今年四月中旬,书堰村20亩蒜薹蒜薹获得丰收,因村里没有冷库,蒜薹保存时间很短,眼看成熟的蒜薹销售不出去,村委会主任把电话打到人大办,关键时刻,县人大办动员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通过微信朋友圈宣传,到县城各机关食堂联系销售,甚至动员每位工作人员购买了20斤蒜薹,5000多公斤蒜薹在短短一周内销售一空,有效保证了蒜农的第一笔收入没有受到损失。

      据第一书记焦睿介绍,该村今年试种的大蒜品质优良,富含硒元素,完全符合公司的收购标准,据统计,蒜农平均每亩收蒜头800公斤,收获蒜台300公斤,减去种子和肥料投入,每亩大蒜净收入能达到5000元。据农林科技局相关调查,紫阳县城乡居民每年消费大蒜瓣近900吨,县内大蒜产量500吨左右,缺口达到400吨,紫阳出产的大蒜富含硒元素,在公司的运作下,还能广泛出口,市场前景非常好。

      为进一步动员贫困户发展大蒜产业,七月中旬,人大办在书堰村举行了大蒜收购现场会。“我今年种了两亩大蒜,蒜头卖了9000多元,蒜薹卖了3000多元,减去成本和工资,净赚了10000多元,比种粮食划算多了!”村上还特意安排了村民肖明礼在现场会上发言。

      书堰村第一年试种大蒜取得成功,让村民发展大蒜的信心瞬间高涨,“户种两亩蒜,收入超万元”、“聚硒小蒜头,扶贫大产业”成为了该村向脱贫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的口号,小小大蒜头已为群众同步迈进小康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