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的调解委员会 第三方调解机构运行
近年来,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处置难度逐年增大。2010年底,咸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它是陕西省首个专业性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构。由调解专家、医学专家、法学专家组成的人民调解员,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属于第三方组织,医患纠纷发生时,它给双方都提供了个说理的地方。成立4年多,咸阳市医调委运行的怎么样?
文苑大厦是咸阳市秦都区政府办公楼西隔壁的一栋楼宇,楼内生活着一些住户,还有几家公司在此办公。楼内最特殊的,是四层那间140平方米的办公室:咸阳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咸阳市医调委)2010年入驻后,这里时常会传出哭喊与争吵声。
“凶的时候,感觉随时会出人命。”一楼的保安起初还会一路小跑地上四楼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时间久了,保安也见怪不怪,谁让这屋里的人,从事着这座城市最棘手的工作——调解医疗纠纷。
医调委办公室里的“年轻人”
在这家单位的7个调解员中,34岁的袁嘉铁最年轻。他从部队转业,来此工作刚半年。
刚来的时候,袁嘉铁并不觉得工作辛苦。单位其他人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一度他怀疑,这里会不会是专门为即将退休的公务员准备的“养老院”。直到正式接触自己的工作对象,袁嘉铁才知道:“活儿很累,不好干”。
在此工作的半年时间里,很多场面,袁嘉铁前所未见:患者家属在医院设置灵堂,写标语、打横幅、摆花圈是常有的事,有的患者家属为讨说法,甚至带着尸体占领医院病房;还有人曾找来四辆拉土车,用土封住了一家大型医院的门……
愤怒的由来各不相同,比如,一名出生13天的男婴在咸阳市一家医院治疗期间死亡,家属认为医院治死了孩子,找医生、找科室、找医院上级部门,一直没有得到正面回应。另一家医院的值班护士把一名病人的药给用错了,病人感到不适,家属发现后,这名护士不但不道歉,还涂改了药品上的床位号和姓名……
有的患者简单地认为,花了钱,进了医院,病就能治好。特别是有的患者,一次来市里“大医院”看病,花去了家中几年的收入,结果病没治好,有的还“治死”了——期望和现实的落差,让人无法接受。
袁嘉铁发现,一些“无法接受”的背后,是对医学的不了解。比如,病人更换股骨头,却能影响心和脑;有的手术,医生已经加大麻醉剂量,但对患者不起作用;还有人生孩子,前一天的检查都正常,可上了手术台,胎位却横了……
不止一名医生曾向袁嘉铁抱怨,“有的病治不好,可能有医学问题、有技术问题,也有病人身体状况问题,没治好,死了人,不能一概怨医生,更不能人身攻击和打砸设备,要不,谁以后还敢当医生?”
“坐在办公室里,是找不出结果的”
刚到医调委时,身处纠纷调解现场,袁嘉铁有时会不知所措。这时,他会将目光移向两位“老师”——56岁的李静安和57岁的周建国。他们是咸阳市医调委的两位副主任。
2010年,咸阳市医调委准备筹建之初,负责人看中了李静安和周建国在基层的多年工作经验。医调委独立于卫生行政部门之外、是受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的半官方人民调解组织,需要在法律和纠纷调解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人。
周建国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干过记者,之后转行进了司法系统。他始终保持着谦和的作风,爱给人递烟、倒水、沏茶。见了比他年龄大的人叫“老哥”“大姐”,年龄小的叫“兄弟”“妹子”。通过这么做,周建国希望让医患双方觉得他是“伙计”,是朋友,而不是“官”。大多数时候,面对情绪激动的纠纷双方,周建国都是在倾听,记录,偶尔插话,追问细节。几年前一场大病,他落下了说话不利索的毛病。有时,双方已经将事情经过说了,他还会“你……你……你”半天,然后问“能否再说一遍”。
如此不紧不慢,周建国有自己的道理。他认为,多次的诉说,有利于发泄医患双方的情绪,再加上,医患纠纷往往事发突然,当事人或家属容易语无伦次,“很少有人能耐心听完他们想说的东西”。在仔细倾听中,周建国可以重新捕捉到一些被人忽略的细节,从而找到有利的证据。
然而,倾听当事人的讲述只是调解工作的一部分,周建国常套用毛泽东的话总结,“调查如同十月怀胎,结论如同一朝分娩”。大部分时间,周建国会在法律专家和医疗专家的帮助下不断论证和调查,“坐在办公室里,是找不出结果的,没有调查依据,调解也很难让双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