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经济新方位·一季度数据怎么看)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主要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如何客观全面看待一季度经济增速?“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呈现哪些亮点?全年经济走势又将如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拓展。“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开局良好。”
经济恢复态势在持续,积极因素也在累积增多
“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和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工作日增加等因素影响,今年同比增速呈现出和往年不同的特征。我们在判断经济形势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判断。”刘爱华说。
从季度同比看,在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上年基数较低、就地过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4.5%、33.9%、25.6%、29.2%。
从季度环比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01%、1.86%、2.06%。
从两年平均的增速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6.8%、4.2%、2.9%。
“综合这些指标来判断,总体经济处于稳定恢复的状态中。”刘爱华说。经济恢复态势在持续,积极因素也在累积增多。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3%,高于第二产业21.1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9%,继续发挥增长主动力的作用。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成效显现,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3.4%,拉动GDP增长11.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产业升级蹄疾步稳。看工业,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9%,两年平均增长9.7%,均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看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3.2%的基础上增长21.2%,两年平均增长17.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动能转化平稳有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3%,两年平均增长9.9%,快于全部投资7个百分点;智能低碳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像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1倍、1.1倍、73.6%,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两位数。
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制造业投资还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消费数据最受关注。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实际增长17.6%,两年平均实际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
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全部18个类别商品零售额增速均超过10%。
网上销售增长势头良好。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1.9%。
接触性消费快速恢复。3月份,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达到0.9%,从2020年以来首次月度规模高于2019年同期。从线下消费看,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2%,两年平均增长4.5%,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餐饮、线下消费等前期受到制约的消费领域正快速恢复。
今年清明节期间,消费市场快速恢复。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02亿人次,恢复到疫情前同期的94.5%;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比2020年同期增长225.8%,恢复至2019年的92.4%;清明假期三天电影总票房突破8亿元,刷新了历史同期票房最高纪录。
“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了19%,在这样一个低基数的基础上,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出30%以上的比较高的增长。另一方面,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带来居民信心的增强,居民收入的回升带来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重要商品的销售保持增长,这都是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刘爱华说。
在整体需求快速恢复过程中,也有一些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包括制造业投资。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9.8%,但两年平均下降2%。“这就意味着目前制造业投资的水平相当于疫情前的96%左右。”刘爱华分析,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投资仍有一定顾虑;另一方面,投资主体对整体市场也在观察之中。“有利于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因素在慢慢累积和增加,比如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了1.79倍,两年平均增长达到了31.2%,企业效益在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等领域投资空间巨大。“随着经济整体恢复的推进、企业效益的好转,企业信心会慢慢增强,制造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刘爱华说。
国际社会调高中国经济预期,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1年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修订,把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速预期提高到了8.4%。“预测结果的调整显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全年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期望。中国经济全年有望保持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刘爱华说。
结构转型持续推进。一季度,高技术产业生产和投资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77.2%,比上年同期提高9.9个百分点,是2013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值。
有效投资积极扩大。各地稳步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投资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一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
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宏观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日均新设市场主体呈现两位数增长。3月份,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期指数、非制造业企业的业务活动预期指数都在60%上下,均保持较高水平。
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在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有力有效推进复工复产。3月份制造业景气明显回升,建筑业重返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升至较高景气水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快,带动企业用工量增加。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去年5月份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之上,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继续回升。
“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拥有的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人力资源丰富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人民日报》( 2021年04月17日07版)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