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西安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两千年前,伴随着驼铃声声,以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为中国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大门。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入推进,驼铃变成汽笛长鸣,西安这座内陆城市重新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
迎着新时代的改革步伐,陕西西安早已吹响了对外开放的号角——2018年,陕西经济增速达到8.3%,位居全国前5,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速分列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3位;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5.1%和16.2%。2019年1~4月,陕西省进出口总值1144.3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6%。振奋人心的数字得益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已成为陕西、西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支撑。
中欧班列飞驰而过,内陆腹地变成开放前沿。2013年11月28日,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阿拉木图)从西安港始发,解决了新亚欧大陆桥20多年来“通而不畅”的问题。6年时间,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刷新纪录,从1条线路增加到12条,从平均每周1列增加到每天四五列,运送的货物遍布“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一条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物流大通道,为陕西乃至周边地区的贸易开启了“向西走”时代。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港这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港口,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港口。如今,平均每天有超过5200吨货物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这里始发,一路向西运抵亚欧大陆。2019年1月至6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846列,是去年同期的1.55倍,6月单月开行223列,居历史新高,创造了实载开行量、重载率、运送货物总数、单月开行量等多个全国第一,西安已经成为全国开行中欧班列的城市中线路最密、效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16个小时航程,加拿大的龙虾入境陕西;12个小时的飞行,北大西洋的冰鲜三文鱼来到西安……繁忙密集的国际货运航线,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了国际货运的集散中转中心,也为西安这座内陆城市构建起了一条“立体丝路”大通道。如今,66家国内外物流企业来了,50家高科技电子加工项目来了……2018年陕西的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了30万吨,连续13个月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
随着枢纽功能不断完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科技教育等五大中心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探索不断深入,欧亚论坛等平台的搭建,陕西西安向西开放的门户作用愈发明显。“一带一路”的聚集效应,推动着文化上的“民心相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重大文化艺术活动先后在西安举行,10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文化艺术名家,携海量作品跨越欧亚大陆相聚西安。不仅努力打造丝路文化交流合作的新高地,更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坚定西安文化自信作出了贡献。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