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创新提升货币政策直达性

12.08.2020  12:17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其中,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中央强调“精准导向”,说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将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货币政策操作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

  今年上半年,金融政策的直达性和精准性显著提升。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任务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及时发布并精心组织实施了支持企业延期还款和扩大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工具,进一步延长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时间至2021年3月底,激励银行特别是地方法人银行办理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扩大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发放,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目前,两项政策工具正有序实施,并初见成效。

  这两项新工具,将货币政策操作与金融机构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支持直接联系起来,将银行的政策执行力度与激励力度挂钩,精准指导银行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服务力度,保证了精准调控,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数据显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提供400亿元再贷款资金,预计可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对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贷款本金约3.7万亿元;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预计可带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约1万亿元。对于地方法人银行于2020年3月1日至5月31日发放的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人民银行近期开展了首次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操作,涉及全国1170家地方法人银行、39万家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信用贷款本金709亿元,贷款加权平均期限为13.6个月,加权平均利率为6.76%。

  事实上,货币政策既可发挥总量政策功能,也可在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摩擦,市场体系面临市场失灵的风险,微观主体在现实中是异质性的,如果货币政策只注意总量,则会造成更大的结构扭曲,总量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通过引入激励相容机制,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信贷资源流向更有需求、更有活力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撬动金融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社会福利,也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总量调控效果。

  结构性货币政策之所以有效,主要在于发挥了三个方面功能。一是建立对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通过设计激励相容机制,使流动性投放发挥促进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行为,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建立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的“报销”机制。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采取部分或全部报销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三是发挥利率引导作用。通过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引导作用,加强中央银行对利率的有效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未来,“修渠引流”和精准滴灌将成为货币政策常态。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作者:姚进)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多部门"多箭齐发" "保市场主体"政策供给持续加大
   多部门晒上半年“成绩单” “输血减负”组合拳西安网
增量降价纾困小微 打出“稳企业保就业”组合拳
  西安网讯(记者 王锦)生产与就业,一边连着经济,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