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多措并举走出科学发展新路子

17.09.2015  19:32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一直是绥德的一张名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形成了绥德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练就了绥德教育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神,让绥德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凸显、内涵丰富、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人事改革,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该县本着“用人为贤,唯才是举”的原则,全盘统筹系统内人力资源,完成了全县乡镇教办机构改革,把更多有抱负、有思想、有作为,想干事、会干事、干实事的优秀人才提拔到领导岗位上;聘请一线名优教师担任县级兼职教研员,开展帮困助学“一对一”及“青蓝结对”活动;全面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使全县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一位好校长带动一批好教师、打造一所好学校、造福一方老百姓的良性循环在绥德教育近年的发展中效果显著。             “不以高考论英雄”,绥德教育摒弃了单一、片面的评价模式,注重学校日常管理,把分类管理、多元评价的理念引入新的评价体系之中。随着查评工作的深入开展,多数学校已经把贯彻落实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并不断赋以新的内涵。正确的人事调整和精细化管理机制,为绥德教育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和“润滑”,让绥德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实施有效教学,撬动高效课堂的支点。 该县辛店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江德小学的集体备课、第三小学的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第五小学的“四环节教学”等课改工作吸引了市内外40多所兄弟学校5000多人先后参观、交流、学习。这是该县实施有效教学成绩的最好见证。 在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的同时,该县还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工作。以校长、教师读书活动为载体,大兴学习之风;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提倡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大兴教学反思和教研之风,形成了人人有课题、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打造校园文化,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走进绥德第四小学,一眼就能看到名为“拥抱阳光”的主雕塑,还有分别以“自信、友爱、健体”等为主题的8个小雕塑,这是绥德四小实施阳光教育的一角。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彰显着学校的个性和品质。             学校文化归根到底是校风的建设。绥德义合中心小学结合实际,突出“文明、书香”建设主题;实验中学形成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文化特色;崔家湾中学打造“温馨和睦”的宿舍文化;四十铺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打造以学生励志为主题的“逐梦”文化;第四小学从培养学生阳光心态、阳光行事出发,确定“阳光”文化主题。该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到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主题。各学校坚持因校制宜,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这些不同的文化特色,无不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各学校成立社团组织,积极开展课内外活动,为师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活跃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均衡发展,形成惠及城乡的公平教育。 走进绥德四十铺中学,仿佛走进了美丽的公园,很难相信这是一所乡镇中学。             在该县有一个教育均衡的好现象,乡镇的中小学一点儿不比城里的差。城郊的辛店中学、东片的义合中小学、南片的崔家湾中小学、北片的四十铺中小学、西片的田庄中小学,这些学校硬件设施优良、教学质量高、管理水平好,为缓减城区学校的上学压力、解决就近入学问题、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促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该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调整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抓住国家实施标准化校园建设的有利时机,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批城郊和公路沿线的骨干中小学,形成城乡互动、互促、互补的教育新格局。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