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蹲”青年带全村人开网店 一个村淘宝销售额13亿
新京报:讲述一下印象最深刻的困境故事。
孙寒:最初拿着样品找做棺材的木匠做,一个月找了三十多家都没结果。有一次我在棺材厂整整等了一天,躺在棺材上睡着了,最后做出来的产品还是没法用,那是觉得最失望最困难的时候。
新京报:新的一年有哪些新希望?
孙寒:希望明年我的家具起码在网上能变成知名品牌吧,我也给自己定了销售任务,希望能完成五千万的销售额。
站在江苏睢宁县东风村“淘宝大道”路口,33岁的孙寒望着路边绵延数公里的厂房,“设想一下,如果这里的两百多家厂都是一个品牌,会是多大的一个厂”。
孙寒曾是这两百多家家具厂的起点。他开起了全村第一个网店,并把网络普及到了村里。65%以上的老乡,都在他的带领下从农民变成了网商。
竞争扑面而来,只看销售额,孙寒的公司如今已不再是“NO.1”,全县8500多家网店里,他已不算巨贾。
早上八点,门外的工人们在排队用机器“刷脸打卡”,孙寒则打开淘宝网的数据魔方,统计一周以内的家具搜索关键词。
总在办公室里看电脑,孙寒和别的工厂老板都不一样。只有在装货的卡车出发前,他会出门去检查一下发货情况。
孙寒想到了转型。而他努力的方向,或许也代表了一个网络创业村庄未来的道路。
一个村淘宝销售额13亿
孙寒是最先让这个村庄发生改变的年轻人。
如今的沙集镇,有很多像孙寒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毕业后回到乡村,投资建家具厂。
东风村是网商的发源地。这里有5000多口人,村委会会计王万军统计过,如今村里90%以上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回来,包括大学毕业生和此前在外打工的壮劳力。
现在孙寒的厂里雇了三十多个工人,有中学没毕业家境贫寒的小伙儿,也有三四十岁的农村妇女。工人们三千至五千块的月薪,比外出打工要实惠得多。
村里,有资金的都和孙寒一样投资建厂;资金不足的,就从邻居家的工厂里进货,开网店售卖。
截至目前,全睢宁县网店已开设8500余家。仅东风村去年的淘宝销售额就达13个亿。
此前,苏北的多数农村正面临着窘境: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庄只剩下了老年人。当地政府一名官员表示,睢宁县农村此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年轻人,而网商把年轻人带了回来,他们成了新农民,“主要做网商,业余还可以种田”。
孙寒也曾是外出打工人群中的一员。
棺材木匠劈出“宜家”家具
2007年,孙寒失业了,回到东风村老家的他花2800块钱买了台组装电脑。
在村里人看来,他更像一个不务正业的网瘾青年。
高中时,孙寒常翘课沉迷网吧。读大学时,还是喜欢泡网吧,只读了两年就辍学了。
孙寒不认为自己是网瘾青年:他不爱玩游戏,只喜欢逛论坛。当时火热的西祠胡同和刚刚兴起的阿里巴巴创业论坛,是他最常看的网站。
在南京当过保安,在上海卖过黄酒,孙寒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回到县城后,孙寒在移动公司当起了客户经理,但在一次营销活动中违反了公司规定,他被迫辞职回家。
2006年,他发现有人说淘宝可以网络购物。彼时,淘宝网站刚创建三年,方兴未艾。
在淘宝首页,孙寒看到链接“一元抢劳力士手表”。他下单才发现,手表是卖1块,但要加16块钱运费。到货了,“表是塑料的,10块钱都不值,就是收高运费卖假货。”
第一次网购就受骗了。但孙寒的思维和大多数受骗者不一样。“原来淘宝上卖东西这么容易。”
随后他找来35张充值卡,以95元的价格挂在淘宝上,一夜间,充值卡被抢光。
后来他和新婚妻子去上海找工作。在上海,孙寒拉妻子去了网友热捧的宜家。“宜家的家具不复杂,我也能做。”他买回一件400多块钱的置物架,回家研究怎么做。
孙寒忽视了家乡的基础。
睢宁县历史上缺乏木工传统,孙寒能找到的木工师傅是做棺材的,第一次见他们做木工都惊呆了,“都是拿斧头直接劈木头,劈成一个棺材”。
木材价格贵,人工要价高,第一次木匠们拿斧头劈出来的置物架,造价比宜家的售价还贵。
孙寒告诉一个木匠,“如果你能做出来,花钱少,我保证第一个月给你一万订单。”花了几天心思,木匠按照宜家的标准化模式给做出来了。
这款置物架是孙寒第一件个人作品。在网上自学木工,孙寒将这件“偷师别家”的家具做了改进,去掉了螺丝钉,改成了木头卡扣,更方便网购者自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