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实力当网红 西安留法博士趣味科普“擀面”问题

18.04.2018  11:03

  “擀面博士”张亚辉(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原标题:西安留法博士趣味科普“擀面”问题

  “本文对手擀面加工过程中涉及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本文对如何做出一碗可口筋道的手擀面给出了可行性建议。”近日,一篇西安留法博士书写的《手擀面加工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及热力学原理》论文,成了阅读量10万+的网红文章,获得了诸多网友的一致肯定。有评论戏称:满满正能量,真是“凭科研实力当网红”。

  网友评价:确认过眼神确实是学霸+吃货

  “我真是边看边笑,又很佩服,还专门发给了我妈妈,她说她擀面擀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这中间有这么多门道。能看出这个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很热爱,真是挺正能量的。”王雨佳正在陕西科技大学读大二,最爱吃面,她的妈妈也是擀面高手。读工科专业的她表示很受启发,笑着说:“凭实力当网红多好啊!我还和舍友商量,我们专业能写啥科普文章呢。

  微信号下,网友的评论更有意思:“非线性力学,热力学,哈哈,确认过眼神,确实是学霸+吃货。”“再来个火锅动力学与热力学的文章呀。”“这个博士不一般呀。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毕业于西工大的学子张亚辉,是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娃。他2008年考入西工大,2015级硕士毕业生,现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攻读固体力学博士。

  这篇堪称“史上最严谨的吃面文章”,从科学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要饧面、为什么卷着擀面效率更高?为什么面片的边缘在擀面过程中翘起?煮面时又为什么要加少量凉水?

  在论文的引言中,他提到:“以扯面拉面拉条子为代表的超塑性成形法风靡全国,然其前处理过于复杂,多用于面馆经营批量生产。与其他成形方法相比,手擀面以其耗时短、技术门槛低、面条样式灵活多变的显著优点,应用最为广泛。尤其以作者所在的关中一带,更是形成了家家户户把面擀的盛景奇观。

  文章中,作者还结合专业写到了这项研究的必要性:作为一种典型的粘塑性材料,面团在擀成面条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时至今日,相关研究仍然极为欠缺。

  有趣的科普文来源于留学生活的擀面实践

  “理论来源于实践”。张亚辉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留学生活中,他就是在自己做饭、做手擀面的时候忽然想到:“自己擀面的方式不就是应用了在本科期间学到的力学原理吗?”于是写一篇文章来总结这些趣味知识。

  张亚辉更是个取名达人。他把擀面时中间高、边缘薄的现象,形象地叫做“富士山擀面法”。关于擀面为啥一定要卷着擀?从边缘开始擀?文章图文并用地讲到:在擀面过程中,面片中心最容易擀薄,这是擀面过程中材料塑性流动的另一个必然结果。面片沿擀面杖擀进方向的塑性流动最大,即擀面杖擀进方向是面片的主变形方向。根据体积不变条件,延展越大,厚度减小越大。以平面擀面法为例,不论擀面方向如何变化,面片中心区域一直处在主变形方向上。显然,在同等的擀面条件下,面片中心厚度减小最大。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初始擀面过程中,往往遵循先边缘、后中心的原则,以便在中心地带形成高地,形似富士山,遂将其命名为“富士山擀面法”。在具体实践中,富士山擀面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高中物理老师王芸表示,这篇文章已发给了学生群。他说:“我很想让自己的学生看到,物理知识真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写的文章看着像是学术论文,其实是一篇写得很好的科普文章。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像张亚辉同学学习,多多观察生活。我们生活中的太多现象都有值得探索之处,这正是学习的乐趣所在。

编辑: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