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评|厚植美丽中国底色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第67届联合国大会于2012年12月21日通过决议,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森林日”,号召世界各国从2013年开始举办纪念活动。联合国大会作出“国际森林日”决议,目的是要唤起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推进全球性植树运动,积极维护生态安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从古至今,绿荫一直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都依赖着森林。森林覆盖了地球约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陆地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80%以上的陆地动植物和昆虫都栖息于此;有超过10亿人直接依靠森林获得食物、能源、住房和收入。可以这样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呵护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森林通过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减轻或延缓着环境改变对我们造成的危害。
生态建设,造林为先。国土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根本,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高森林质量,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建设国家公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多年来,我国坚持不懈开展造林绿化,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每年的造林面积都在1亿亩左右,国土绿化加速推进,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分别增长1倍左右,新增绿化面积的42%来自植树造林。40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增长1.0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85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达11.8亿亩。
森林,厚植美丽中国的底色,也默默地守护着人类。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至22.96%,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的植树造林与森林保护成效显著,成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的主要贡献者,赢得世界赞誉。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NASA地球”卫星资料显示,全世界在过去20年变得越来越绿了,其中仅我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过去17年中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以上,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放眼中国,塞罕坝沙地不再是“飞鸟无栖树”,库布其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九曲黄河也不再是“万里沙”……这一系列“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虽然我们在推进国土绿化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要看到,总体上我国仍然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生态产品短缺,与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看到,新修订的《森林法》专门增加了植树节的规定,将每年3月12日作为植树节写入森林法。将植树节的规定写入法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林护林意识,推动形成各行各业、全国上下共同参与植树造林,建设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可以这样说,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我们正加速奔向绿富同兴的美丽中国。
春回大地,春山可望。发展森林,就是发展民生福祉;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未来。让更多绿荫守护美好家园,是时代发展的呼唤,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多植树多造林,全力推动国土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为维持全球森林覆盖面积基本平衡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