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渭河秦东大地上的璀璨丝带

22.12.2014  04:54
核心提示: 宽阔平整的堤顶道路、美丽如画的渭河生态园、葱郁茂盛的景观林带,碧波荡漾的蓄滞洪区、鸥鹭成群的南山支流入渭口……若不是亲身感受,谁能想到,短短不到3年时间,曾经地上悬河的渭河渭南段,如今竟有这样的新魅力!

宽阔平整的堤顶道路、美丽如画的渭河生态园、葱郁茂盛的景观林带,碧波荡漾的蓄滞洪区、鸥鹭成群的南山支流入渭口……若不是亲身感受,谁能想到,短短不到3年时间,曾经地上悬河的渭河渭南段,如今竟有这样的新魅力!

渭河是渭南最大的水系,渭河兴则渭南兴。2011年3月,一个令渭南群众为之振奋的消息不胫而走——渭河综合治理全面启动。在各级各部门及3000多名建设者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努力下,渭南治渭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渭河美景已呈现在我们面前。

青春和汗水铸就渭河安澜的不朽丰碑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渭河到了下游的渭南地域内,成了一条地上悬河,年年防汛都耗费着渭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太多的精力,03·8、05·10等渭河特大洪灾,更是给当地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惨痛记忆,河中常年流淌的污水也使渭河成为大关中的“下水道”。

为了早日根治渭河水患,造福沿岸百姓,治渭伊始,渭南将渭河综合治理列为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提出了5年任务3年完成的目标。

160.9公里堤防加宽加高、185平方公里滩区清障,扩建新建交通桥9座,建设堤顶路160.9公里,临水侧绿化137.7公里、背水侧绿化164.3公里、林行道160.9公里……回顾渭南治渭,可谓是任务繁重。

一边蓝图与愿景,一边困难和压力,面对考验,渭南市委、市政府迎难而上,高标准的完成了渭河治理规划编制,积极破解资金难题。2011年堤防开工建设前,临渭区的财政有困难,就把干部职工津补贴停发了3个多月,用于被征地群众的补偿款,资金周转过来后,这笔“借”来的钱又连本带息补发。

政府治渭的决心“走进”了群众的心坎,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渭南的治渭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始了,3年里,涌现出了大量动人事迹和治渭“英模”。

高稳生,渭南市渭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办公室总工程师,2013年12月9日,因癌症倒在了工做岗位上。治渭的3年里,高稳生没有休过周末,每天早出晚归,大家的眼里,他就像一个陀螺,旋转在治渭现场,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但谁也不知道,治渭工作开始前,他就已身患癌症,是在用生命为渭河“筑堤”。直到生命最后时刻,高稳生口中还念念不忘的还是工程进度。

郭峰,国家水利水电工程一级建造师,为了治渭,他婉拒原公司年薪18万的高薪聘请;自己最亲爱的父亲病危辞世,忙于渭河大堤建设的他,也没有时间陪护尽孝。

其实,在渭南渭河综合治理期间,每个建设者都是英雄,他们克服软基、土场含水率高、阴雨天气多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人停机械不停24小时施工,部分施工企业还把“快餐”搬到夜间工地现场……并为此放弃了休息,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用汗水、青春年华和实际行动筑起一座渭河安澜的不朽丰碑,用建设质量和进度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景美水清微风中飘扬的璀璨丝带

翻开《渭南市渭河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和《关中水乡建设规划》,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多彩的景观画卷。渭南市中心城市实现“背向渭河”向“面向渭河”的跨越,渭河成为渭南的城中河、生态河、景观河,沿河两岸突出生态、自然、绿色、便民、人文等特色,建成堤防沿线“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层次丰富、一望无际”的渭河特色风光带。

城区段河滩景观以城市风情体验和历史人文、生态农业、治水文化展示为主题,建设一批水面景观和油菜、莲藕、油葵、格桑花等生态景观。二华夹槽地区建设罗敷河、柳叶河、长涧河、罗纹河和石堤河等蓄滞洪区水面景观,全市将形成水面湿地2.6万公顷。

现如今,伴随着一项项工程的相继完工,一处处近水亲水景点的陆续建成,一幅幅美丽水乡画卷的展现,渭河城区段南北两岸的大堤青天绿水、鸟语花香,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160公里宽阔、厚实的新建大堤,也让老百姓的生活生产高枕无忧。

行驶在宽阔、厚实的新建大堤上,感受着两岸的美景和淳朴民情,心中不禁感慨,堤固、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渭河散发着迷人微笑,她翩翩跳起的舞蹈,宛如微风中飘起的璀璨丝带,将前进中的渭南点缀的更加美丽!李红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