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嘉奖
汪勇仔细检查辖区一家单位的治安记录
汪勇帮助辖区内身体不好的老人办理住院手续
黝黑的脸庞,瘦弱的身躯,说话文气略带湖南乡音,他没有高大威武的身材,但老百姓说:“有他在,咱就有安全感。有他在,咱就感到温暖。”
他,就是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兼咸东社区民警汪勇,2007年以来,他用责任定义工作,用温度与人交流,用脚印为百姓建立起一道治安防护墙。
投入基层,他用忘我努力,换来了咸东社区平安和谐的环境,汪勇也先后被评为全省模范社区民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今年6月19日,汪勇又被评为“时代楷模”,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发布了汪勇的先进事迹。
面对荣誉,汪勇说:“群众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嘉奖,我的心永远在社区。”
他是百姓的贴心人——
“汪警官就像暖水瓶,温暖一片人”
2007年,从部队转业的汪勇被分配到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所远程波问他想干什么警种,汪勇觉得破案抓逃犯干起来有劲,便说要当刑警。看着瘦小的汪勇,程波说:“这个你可能干不了,还是从社区民警做起吧。”
所长的话虽然让汪勇感到压力,但他并无怨言。就这样,汪勇走进了咸东社区警务室,成了一名社区名警。
咸东社区是一个以省红旗电机厂、省安装四处等12家改制中处于停产、半停产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居民为主的综合社区,住有居民2418户7230人,加上流动暂住人口共有1.6万余人。突出表现在“四多一大”:发案多、不稳定因素多、下岗人员多、流动人口多和掌控治理难度大。
汪勇说,刚开始有“三怕”:一怕进不了门,二怕见不了人,三怕说不上话。他给自己“量身定做”了个“万千百计划”。即,走万里路、进千家户、解百家难,让自己完全扎根社区、融入群众。
很快,通过大量细致的走街入户,汪勇建立起详细规范的小区院落登记、辖区单位统计、出租户登记及重点人口、残疾人、低保户等14类台账,掌握了社区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在电脑上发明制作了“一键通”:即,点哪个院落,哪个院落的详细情况就出现在屏幕上,包括住户、残疾人、孤寡老人、消防设施位置等信息一览无遗。哪个小区外来人口多,哪个单元楼层住的谁,哪个院落无技防设施,哪个单位仅有夜间值班、白天无人看护,哪里的天然气管道小偷易攀爬,汪勇渐渐有了数。
刚接管社区不久,汪勇在红旗电机厂南院走访时,了解到居民老李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一发病就惹事,社区居民人见人躲。社区公示栏里,汪勇的照片也被他涂上了泥巴。在得知老李曾当过兵,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困难后,汪勇决定登门造访。“李哥你好,我是你兄弟,你当过兵,我也是当兵回来的,你是老班长,我来看看你。”汪勇的一席话打开了老李的心扉。在汪勇的协调下,红旗电机厂帮老李解决了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之后,老李再未出现过激行为,有时,老李看到社区警示牌上汪勇的照片脏了,还会主动用抹布擦干净。小区物业经理李京感慨道:“汪警官就像一个暖水壶,温暖一片人。”
“都说汪警官好,好在哪儿?其实他干的就是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作,却能看出他的人品和热心。”家住社区27号院的82岁老人马清江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他说:“我腿不行,他就把电话号码留下,有事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帮忙。他从不说空话,把自家的事忘了也要给群众办实事,到街上买碗面吃也不沾群众一点光。”
入职以来,汪勇对社区25名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坚持每月看望一次,每逢节日为老人送粽子、包饺子、贴春联、煮元宵,对几位重度残疾、生活困难的居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他给自己定了“六必到”: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生活困难必到、发案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
他是社区的守护人——
“有汪警官在,咱睡觉就踏实”
“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是保平安。平安不平安,就是要看群众晚上睡觉实不实。”这是汪勇的心里话。咸东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下岗人员多,外来流动人口密集,年发偷盗治安案件一度上升到80多起。77岁的徐宝曾担任家委会主任,她说,以前一晚上发过8起案子,睡觉都得“睁只眼”。
咸东社区的大部分院落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建的房子,基础设施差,部分新建小区保安力量不足,还有些新建小区业主以商业投资购房为主,房屋出租量大,情况难掌握。针对这种现状,汪勇和同事首先利用宣传板、标语、墙报以及版画等形式,落实安全防范“四个一”,即:每周通报一次警情状况、每月进行一次安全防范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制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治安形势分析。宣传防抢、防盗、防火知识,发布预警性警情、季节性犯罪,有针对性地增强了群众防范意识。
汪勇还与社区干部协商成立了有150余人的治安信息反馈队伍,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案件都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他。他还与居民交心,使每位居民成为信息员,随时掌握了解辖区的情况并提供线索,为打击犯罪创造了条件。
利用社区党建联席会的平台,汪勇吸纳驻地单位领导、保卫干部和家委会主任,成立了有26人参加的治安防范联席会,每月召开会议通报分析社区治安形势,研究布置防范工作。在他的协调下,设立了29个治安值班室,组建了有173名离退休人员和党员参加的治安巡逻队、有65名小区物业保安参加的专职安防队、有150余人参加的治安信息反馈队等三支队伍,形成群防群治治安防范格局。
为给辖区群众一个安全祥和的夜晚,汪勇按照市局部署,加强夜间巡逻,他常年牺牲休息时间,带领辅警主动担负后半夜的巡逻工作,检查督促辖区单位及院落门卫的值班巡逻情况,预防了重点时段的各类案件的发生。为确保门卫值班及小区巡逻落实到位,汪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划片包干、联动巡防和实行督导巡防机制,做到各门院、关键部位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每天晚上不定时有人巡逻。
如今,咸东社区治安状况已明显好转,连续5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治安案件,可防性案件发案数从2009年的76起,下降到2012年的9起,发案下降率达到了88%。连续三年,安装四处家属院等5个小区实现了“零发案”。现在,小区的居民都夸赞:“只要有汪警官在,咱睡觉就踏实。”
他这么拼命图个啥——
“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我心
里就热乎乎的”
汪勇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上有老、下有小,父亲四年前查出尿毒症,住院两次就花了3万多元,花去了他8万元的转业安家费近一半。为了给父亲治病,汪勇一直攒着这笔钱不敢乱花,更别说按揭贷款买房了。他家弟兄四个,他排行第二,算是唯一走出大山吃“皇粮”的,他的弟兄时不时还要靠他来接济。
1999年,汪勇的母亲为了照顾出生才1岁的孙子,便从农村来到部队和他们一起生活。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汪勇的母亲多年来一直在外干清洁工,直到今年有一次扫完地回家途中迷路了差点丢失,才让老人彻底歇下来。现在,除去汪勇挣的一份工资,他妻子在一家酒店当保洁员,月收入1300元,减去800元房租费,一月下来所剩无几。
熟知他家境的战友,不解地问汪勇:“你干了小半辈子,连套房都买不起,还这样一天到晚‘泡’在社区,不知你是咋想的?”汪勇淡淡一笑说:“不能因为清贫就堕落、不能因为清贫就消沉,这种清贫反而让我心里更加踏实。”
汪勇从警7年来,办事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和农家子弟的朴素本色,在工作中从未利用职务之便收过群众的任何好处。而他,为了困难群众,为了警察的荣誉,却往往慷慨解囊、出手大方。今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大地震后,社区群众自发捐款。汪勇路过看到后,便从兜里掏出100元钱放进了捐款箱。
在平凡的岗位上,汪勇用自己的真诚和汗水,发出不平凡的光和热,温暖了社区群众的心,他说:“有人问我到底图啥?实际上我图的是内心的踏实和一种归宿感。我是从大山里走出的农村娃,本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对他们的快乐与忧愁感同身受。我受部队和警队教育多年,不愿违心地面对群众,群众需要我,我的人生价值就得到了体现。每当看到群众的笑容,心里就热乎乎的……”
文/记者 赵珍 图/记者 李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