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种枣滞销 陕北村会计拖2万斤南京卖

06.04.2016  13:44

  红枣丰收却遭遇滞销。不能眼见全村25位孤寡老人一年的辛劳付诸流水,于是村会计带领2位村民拖了2万斤红枣来到南京售卖。日前,金陵晚报全媒体报料中心接到这位来自陕北榆林的村会计王东飞的求助,他向记者讲述了几年来的卖枣之旅。

  1怀揣证明来卖枣

  王东飞见到记者,首先掏出几份材料,一份是他所在的榆林市神木县人民政府开具的证明,“兹有我新四村大队王东飞带队前来贵地为本大队留守孤寡老人卖滞销红枣”;一份是由神木县植保植检站开具的植物检疫证书,证明红枣是由“无疫情发生的县级行政区生产的,准予调运”。

  王东飞告诉记者,他从2013年起就开始帮助村里孤寡老人把种植的红枣运往东部省市售卖,至今已去过上海、宁波、苏州、江阴等好几个城市。南京是第一次来,此次一共拖来了2万斤红枣。

  “这些枣是全村25位孤寡老人种植的,他们平均年龄超过了75岁。”王东飞告诉记者,枣树都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结出的红枣学名叫黄河滩枣。“由于邻近几个县都种枣,今年虽然大丰收,枣子反而滞销了。

  据王东飞介绍,老人们种枣很用心,也很不容易,平时施肥只用牛羊粪,收枣时一袋袋从山坡上背下来,再用牛车拉回窑洞,脱水后还会用水洗净再烤干,因为“地上有土,城里人爱干净”。为了将这些枣运出,王东飞和村民要走8里山路才能到达柏油铺设的公路上装车,“平时去一趟榆林市区都要花将近一天时间”。

  2枣卖不掉恐难交代

  记者询问老人们的经济情况,王东飞表示,一户人家年均收入大约五六千元。“现在能吃上小米和白面的窝窝,过去吃不起,老人们都说过上了天堂一样的日子”,王东飞这样形容当地老人的生活。但他也为红枣的销路发愁,“如果卖不掉,真无法向老人们交代,这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为何选择相隔千里的东部城市来卖枣呢?会计王东飞此时才显出村中“最有文化人”的见解来,说话也不像之前那样拘谨了。他告诉记者,一是由于邻近地区大量的枣都在周边几个大城市销售,市场已经饱和;二是他觉得“东部大城市人素质高,注重养生”,而且他已连续几年在江浙沪卖枣,“这里人都特别好,肯帮助我们”。王东飞介绍说,枣还可以做酒、做醋、做枣果丹皮,如果有酒厂要研制健康枣酒,他们愿提供一至两吨枣做原料。

  记者了解到,王东飞目前在位于浦口江山路的明发外滩广场食品区60号展位卖枣,每斤售价6元。他对枣的品质很有信心,“都是绿色食品,没打过农药,娃娃们吃了都笑眯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