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兵远赴缅甸抗日 曾亲眼见日军用汽油烧尸体
强渡伊洛瓦底江是宁西珍在缅甸参加的最后一战。接到上级命令后,部队晚12点开锅做饭,次日凌晨开始渡江。出发时要求士兵将水杯统一处理,不能碰撞发出响声,整个行军途中不许有咳嗽、说话声。渡江时每人穿一件救生衣,一只橡皮舟上五名战士,其中四人划桨、一人持枪警戒。
船只在距离江边约四十米时与日军发生激战,全排十余人阵亡,宁西珍也受了轻伤。
泾阳人宁西珍报考黄埔军校纯属偶然。1940年4月的一天,19岁的他陪亲戚宁明亮去西安报考黄埔军校。考官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英文,让宁明亮朗读。宁明亮说他不认识英文。
在一旁“陪考”的宁西珍说这么简单都不认识,随口读出了那句英文。考官投以赞赏的眼光,并问宁西珍想去军校读书不,宁说当然想了。考官说,赶快去隔壁报名。
75年过去了,宁西珍至今记得那句英文是“This is aBook”。后来,他才听说,那一批报考黄埔军校的有一千多人,但三分之二还多体检时被淘汰。当年黄埔在西安招15个学生。
从西安步行去成都读“黄埔”
宁西珍1921年出生于泾阳县城一个小生意人家。少年宁西珍曾入泾阳县第一高级小学(现泾阳县姚家巷小学)读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宁西珍以沦陷区失学青年的名义在西安登记,入陕西国立第七中学第一分校学习,后又返回泾阳,入泾干中学读完初中。
宁西珍说,自己当年报考黄埔还有一个原因是,堂兄宁世荣是黄埔17期炮科的学员,当时一直在成都(广州沦陷后黄埔本部迁至成都)读书,自己一直想去成都看堂兄。
根据招生人员安排,15个考取黄埔军校的青年从西安出发徒步赶往成都,步行了一个月。报名后,他们被暂编进位于草堂寺的预备入伍队。复试结束后才被通知正式入黄埔军校第18期学习,校址在成都南校场一带。
据宁西珍的叙述,18期学员入校后主要学习步兵知识,有走步、射击、野营等。这期间,他曾利用休息时间去17期炮科找堂兄宁世荣,结果被告知宁世荣黄埔17期尚未毕业,就被选拔去美国洛杉矶学习空军了。
只要能打鬼子,去哪里都行
新学员训练六个月后被分科(专业)学习,宁西珍被编入位于西校场的工兵科二队。工兵科学习内容很杂,包括木匠、铁匠、操舟、筑营、掩体、架桥、修路、爆破、布雷、排雷、拆卸武器、组装武器等技能,同时教授各种战略和战术知识。
黄埔军校留给宁西珍印象深刻的是对内务要求近乎苛刻。比如除要求铺盖规范整齐外,皮鞋、布鞋、草鞋都必须按规定依次摆放。就连针线包里边的钢针也必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放,哪种型号的针系哪种颜色的线都有严格的限定,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严惩。
1943年底,宁西珍黄埔毕业。某日,一陈姓长官问他是否愿意去印度。宁西珍反问对方去印度干啥?长官说打日本鬼子。宁西珍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能打鬼子,去哪里都行。
次日,黄埔军校派车将宁西珍等人从成都直接送到昆明,然后乘飞机到了印度莱多的汀江机场。临下飞机前,长官说,记住这次走的航线代号“驼峰”。
宁西珍随后被分配至中国远征军新一军新22师65团团部,做情报工作,军衔为中尉,每天根据师部提供的情报在地图上标明日军的布防、火力、供给线路等,同时承担起草作战部署和作战命令任务。
穿越原始林带送情报
1944年2月,宁西珍所在新22师迎来了入缅作战的第一仗——太洛战役。战前,团长命令所属三营潜入日军后方,切断其供给线和退路。
三营出发两日后,副团长罗英(湖南人)命令宁西珍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向三营传达命令,同时确定三营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团部有传令兵,之所以派他这个情报官出马,主要考虑他接受过黄埔军校的正规训练,能读懂地图,能够参考地图准确判断三营是否抵达指定区域。
出发前,按照指令,宁西珍从装备处领取了一支手枪、一支卡宾枪、四枚手榴弹作为防身武器。罗英叮嘱他,为了避开日军防线,不能走公开通道,必须穿越原始林带。当日午后,宁西珍孤身向三营潜伏点进发。
林地地面湿滑,行进速度十分缓慢,一里路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继续前行两个多小时后,天渐渐暗了下来,已经能听到急促、响亮的枪声从不远处传来。宁西珍意识到这里已经接近日军的前沿阵地。
继续前行一段路后,山势变得更加陡峭。宁西珍决定就地休息。周围伸手不见五指,宁西珍突然想到这是自己从军以来第一次参加战斗,心里难免生出一些胆怯和彷徨,他屏住呼吸,双手紧紧握着子弹已经上膛的卡宾枪,眼睛眨一下都不敢。此时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或者牺牲,或者被俘。
他从挎包中取出一包压缩饼干,剥下外面的塑料薄膜,又从怀里掏出装有情报的信封,用薄膜裹了个严严实实,然后塞进皮鞋里,重新系紧鞋带。
之后,宁西珍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酣睡中的宁西珍是被一阵说话声惊醒的,仔细一听声音源自崖顶,好像是中国人。于是他壮着胆子喊了一句接头口令。随后,他被战士们用树枝拽上位于崖顶的3营阵地。他顺利递交了情报,并在地图上核准了三营所处位置,以及三营需要抵达的伏击点。
次日,太洛战役打响。中国军队一举攻克太洛日军驻地,全歼日军近800人,摧毁汽车20多辆,取得缅北反击战首场大捷。
亲眼见日军用汽油烧尸体
太洛战役结束后,宁西珍被调往新22师直属工兵营,从事枪支弹药的管理工作。再后来,宁西珍又被调往64团9连任排长,先后参加了瓦鲁班战役、孟拱河战斗、卡马英战役和强渡伊洛瓦底江战斗。
宁西珍回忆说,在孟拱河战斗中,中国军队主力在该河上游重创日军,一些熟悉水性的日军便跳入河水,企图逃命。宁西珍所在连队被安插在孟拱河下游,截击顺流而下的日军残余,那一仗打得很轻松,灭敌无数。
在印度,和战场的血肉横飞相比,日军处理士兵尸体的惨烈让宁西珍至今无法原谅。
那是在卡马英战役结束后,敌我双方各自处置阵亡官兵尸体。宁西珍亲眼看到日本把士兵尸体堆成小山,浇上汽油点燃。
强渡伊洛瓦底江是宁西珍所在部队转战缅甸后在国外参加的最后一战。战斗打响,夜晚中国军队偷渡过河。虽然强渡成功,但宁西珍带领的排阵亡十余人,他自己也受了轻伤。
1944年7月,宁西珍所在部队接到回国换防命令。一年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因参加了驻印部队缅西反攻战,宁西珍升任连长。9月3日,南京举行受降仪式,宁西珍所在部队承担外围警戒任务。1948年5月,辽沈战役打响前,驻军辽中的宁西珍因突发疟疾入沈阳陆军医院治疗。战役结束,医院被解放军接管。
新中国成立后,宁西珍被遣返回泾阳务农。这时候他才知道堂兄宁世荣在1945年初牺牲在了汉口的对日作战中。
谈到自己这一生,老先生感慨万千。他认为青年时代为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那些,都是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报道追踪
热心读者愿帮老兵圆“蓝天梦”
家属:近日将体检,若身体允许则安排出行
昨日,华商报以《伞兵赵宗信:最大的心愿是生前再坐一次飞机》为题刊发了旬邑抗战老兵赵宗信的故事。有多名热心读者致电华商报,表示愿意出资让老兵赵宗信在有生之年再坐一次飞机,圆他的“蓝天梦”。
西安市民薛先生表示,自己愿意给老人提供往返机票,让他选择国内的一次出行,这样做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抗战老兵群体的尊重和敬意。
中国航空公司西安营业部也致电华商报,表示愿意为老兵赵宗信提供国内任意地点的往返机票。
另外,西安一家从事通用航空业务的航空公司给记者打电话,说他们公司目前已经开通西安城市上空游览业务,公司愿意免费提供公司旗下的直升机和各个型号的螺旋桨飞机让老兵乘坐、从高空俯瞰游览西安,帮老人圆梦。
昨晚8时许,赵宗信老人的孙子赵小勇告诉华商报记者,爷爷看到报纸后特开心,很乐意在有生之年再坐一次飞机,家人正考虑近日带爷爷去医院做一次全面检查,看身体是否能适应高空飞行。若身体允许,会尽快安排出行。 华商报记者李勇钢
民族之剑将屹立华山
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暨亮剑揭幕仪式即将开启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华商报联合华山论剑西凤酒推出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5月,“追寻陕西抗战遗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大型行走活动启程,7月7日,远赴山西中条山抗战纪念馆举行“中条山上祭陕军,故乡水土缅忠魂”纪念活动。此外,华商报同步进行“陕西抗战遗迹寻访”、“抗战·秦人悍将”和“抗战记忆·老兵”系列报道。活动及报道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并受到主管部门的表扬。
近日,华商报再次携手华山论剑西凤酒推出向读者征集心目中的民族之剑赢华山论剑爱国小酒活动。很多读者打进热线参与互动,还有很多爱国人士寄来他们心中民族之剑的手绘图,最后陕西艺道雕塑产业有限公司雕塑创作人张金平设计的民族之剑,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张金平表示:“灵感直接取材于华表,所以剑的上方造型也是华表造型,华表有正义的精神,华夏民族精神也是取决于此。剑顶上的望天吼是龙的九子之一,本身具有内敛的气魄;剑身下面的睚眦主掌兵刃,剑不如鞘,敢于开创,敢于展现自己、反抗的精神;底下的磐石代表邪不压正,下决心、反抗侵辱;整体外表简洁,气场强大,有简洁大气之感。”
8月15日,华商报、华山论剑西凤酒、华山旅游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华山论剑 中国精神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暨亮剑雕塑揭幕仪式”将在华山生态广场隆重举行。届时政府领导、文化名人、抗战老兵后人、读者、志愿者、媒体等近2000人将共同见证亮剑时刻。
华商报记者 楚萌 实习生 陈婷
华山论剑 中国精神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倒计时第10天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