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老师和他们的KPI故事 教师面对多方面压力
KPI,也就是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指关键绩效指标,又称主要绩效指标、重要绩效指标、绩效评核指标等,百度词条的解释是:指衡量一个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标,是一项数据化管理的工具,往往用于财政、一般行政事务的衡量,是将公司、员工、事务在某时期表现量化与质化的一种指标。
不知从何时开始,管理学中的KPI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到了一些学校对老师的考核中。在这样的考核面前,老师群体面临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今天是我国第31个教师节,华商报为你讲述西安3名名校老师的经历和感受,从一个侧面去观察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事业”的这一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故事一
教过的学生上了重点大学 自己的孩子高考落榜了
每天清晨6时30分,徐老师会准时起床,然后骑着那辆3年前买的电动自行车去学校。
她家离学校较远,需要三四十分钟,但她每天都会在7时50分之前赶到学校。
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校
徐老师在一所小学任职,今年40多岁了,在这个岗位上奉献了20多年,儿子今年刚参加完高考。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徐老师的工作都赞誉有加,认为她的教学水平和态度在同一个教研组里是数一数二的,学生也很喜欢上她的课。但现实是,她以前带过的很多学生,高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上了重点大学,可她儿子,却落榜了。
在老师中,有一句认可度很高的话,“浇灌了别人的花朵,荒废了自己的田地”,徐老师深有同感。
为什么会这样呢?徐老师说,这可能和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学校,用在了教学中。
她带两个班的数学课,每周有12节课,每天要批改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辅助小练习不说,还需要盯错,这些事情,很琐碎,还不容易出成绩。为掌握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还会组织教学测查,这其实是对老师教学的一种考核,类似于KPI。
除了这些,学校还要求老师进行网络学习,在网上传送各种资料,每年还有发表论文的考核。然而,老师每天的教学工作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根本无暇进行这方面的钻研,一些老师的论文是写出来了,可很少有真知灼见。
徐老师说,工作上的事情她会尽力做到最好,但每天晚上七八点回家后会非常疲惫,失去了对家庭对自己孩子的耐心和关心,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颈椎问题、咽炎都是职业病
除了来自学校的压力,还有一部分压力来自家长。家长们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包括人格的塑造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了,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不久前,一名小学生在学校里滑倒受伤,家长认为全部是学校的责任,提出让学校承诺承担孩子身体方面永久的担保费用。
徐老师说,她和同事们听说这事之后,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凉,“说实话,这些,都不是我们能承担的”。现在,学校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对文体活动做了很多限制,以前很受欢迎的单双杠、跳山羊等体育活动都取消了。
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一线工作,徐老师颈椎都快要不听使唤了,经常感到疼痛,这是老师最常见的职业病。此外,咽炎、静脉曲张、女教师因为生气导致的乳腺增生等疾病也都在逐年增加。
尽管有抱怨,但大多数老师一站在讲台上,马上就会亢奋起来,因为讲台下面,有渴望知识的眼睛。
故事二
不经意间各种“率”就会跑到梦中来
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西安一所名校担任代课老师至今,8年过去了,方方老师最大的感触是 ,“痛,并快乐着!”
老师之间会比拼各种“率”
方方老师解释说,这个“痛”并不是身体遭遇的创伤,而是职业本身的压力,是来自学校、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压力。这压力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这压力越来越大了。
她带的是初二语文,还是班主任。从教学上说,初二年级是承上启下的时期,既要查缺补漏,还要给中考做好准备,语文学科还要做好和高中课程的衔接,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吃透课本,还要有必要的延展,这也是名校教学要求中和其他学校有区别的地方。
方方就职的学校在西安属名校,每年的升学率名列前茅,老师们被一种力量鞭策着时刻往前走,不能有懈怠,或者说,这是种压力。
虽然现在规定,不能对学生的成绩排名,但方方所在的学校,每学期还是会有各种“率”的比拼,这些“率”,就是衡量老师们是否优秀的标杆,在学校领导的眼里,老师们的状态完全都体现在这些“率”上。
在平行的班级里,语文总分是120分,每次考完试后,教研组都要第一时间将每个班的平均成绩算出来。102分以上叫优秀,96分至102分之间的是优良,72分至96分之间的才算及格,还有,36分以下的是过差。和这些区间相对应的,就是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以及过差率。
这些率计算出来后,会在大屏幕上进行公示,没有哪个学校领导会说这是排名,可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不就是排名吗?
除了各种“率”外,在年级前300名的尖子生里面,还会看每个班分布的有多少,这就是所谓的“比尖子生”,自然,谁的班级里优秀率和优良率靠前,尖子生多,班主任老师的脸上就有光。
接下来,教研组会针对过差率高、尖子生少的老师进行谈话训诫,自然,老师们都不想被谈话。“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时,都会说,不经意间,各种‘率’就会跑到睡梦中来。”方方老师说。
老师有各自喜爱的减压方式
虽然是民办中学,但职称在这里依然很重要,这不仅是一个老师工作能力和学校认可度的体现,还会和工资挂钩。
方方老师记得,她第一次评职称是工作3年后,和她一起参与评定的还有同时来学校的另外两名老师,发表论文、教学水平都是硬杠杠,后来,考虑到她是班主任、又带主课,她通过了评定,但另外两名带副科的老师没过。
在长期和压力对抗的过程中,老师们摸索了一些解压的办法,有的老师会隔一段时间相约去KTV吼一吼,有的会通过慢跑、羽毛球等运动来缓解,“我缓压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去逛街,走一走,迎面有风,一些情绪就会被风吹走了”。
既然是“痛,并快乐着”,所以在“痛”的同时,快乐感也在周围环绕着。看到学生们取得了优异成绩,方方老师也会将欣慰写在脸上,不然,她就不会一直坚持着。
故事三
每个老师都是疗伤高手 但也希望被关怀和宠爱
只要是老师,基本上都会有这种职业的幸福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刚进大学的学生发回照片 老师幸福感满溢
最近,西安一所高中的王老师就沉浸在这种幸福感里,因为,他带过的一个班的学生,在刚刚过去的高考中,全部取得了好成绩。
开学季,王老师的学生们踏进全国各地的高校,并发过来照片和留言。在王老师看来,这是一名老师最光荣的时刻,过去一个学年甚至是职业生涯所承受的巨大压力,马上就变得风轻云淡了。
但是,过去一年的压力刚刚过去,新学期来了,新的压力又来了。王老师说,现在中学老师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升学压力上,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高期望值,给老师戴上了紧箍咒,被推着走,“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克服身体和心理的挤压,力争上游”。
每学期都要让家长和学生打分
有人认为老师的工作稳定,收入高,还有两个固定的假期,其实,这多少有些误解。在学校里,很多压力是难以摆脱的,有的学校会实施双向考核,一是来自于学校、教研组的,包括教务、政教、考勤、命题等考核,另外一方面是家长和学生。
西安的一些学校,每学期,都会给家长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让他们从多个方面对老师进行评价和打分,包括辅导作业的认真程度、批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等等。
王老师所在的学校还有一个意见栏,让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意见是五花八门的,包括个人穿衣打扮、说话风格、教育批评、讲课艺术、佩戴的眼镜时髦还是老土等。
“这些评价和老师们的职称工资挂钩,”王老师说,职称有社会上的那种,在校内还会有评定,校内的评定分为六七个等级,很复杂。而寒暑假,有时是一种奢望,因为假期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培训、阅卷等。
从业十多年没遇到过心理普查
有时候和同学聚会,遇到了教育同行,说着说着就成了诉苦大会。
“压力越来越大。”王老师说,但是往往聊一聊,也就没事了,“老师们都是自愈高手,都善于通过自己的办法为自己疗伤”。
王老师从业十多年,还没有遇到过哪个部门对老师的家庭和心理进行普查,他对此充满担忧,“老师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或许你的邻居、朋友就是老师,他们需要关注,在奉献的背后,他们也有眼泪,也渴望远离亚健康,渴望不被束缚,希望被关怀和宠爱”。
(3个故事的老师均为化名)
>>专家说法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教授许建国:
教师群体压力来源于多方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教授许建国说,教师群体压力大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来自家庭方面的、工资与经济方面的,也有来源于学生家长或者社会认可方面的,同时还有来源于自身的。
许建国说,教师群体的年龄多数处在35岁到55岁的阶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既要保证学校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又要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再加上教师的工资水平并不算很高,天长日久,无形中就会形成一种压力。另外,现在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都相当高,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无论是宽松一点或严格一点,可能都会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
教师的身体状况则是造成他们心理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许建国说,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压力会影响教学质量的上升,这些可能现在表现并不明显,但时间一久,就会慢慢暴露出来,“解决教师心理压力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也是需要多方面配合完成的。首先需要制度性的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自我价值,再者就是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尽力解决教师的住房、养老问题,在全社会范围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化”。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胡卫平:
对老师应形成多方面考核体制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胡卫平表示,教师压力最主要的来源是评价和考核,因为现在衡量一个老师好坏的标准就是看这个班级考试考得好不好,这样的评价过于单一,老师也感到过于郁闷。其次则是来源于家长,凡是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在家长眼里,都是老师的责任。
胡卫平认为,老师有心理压力,情绪不好,会带给学生,而学生则会对老师不尊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终结果就是,老师心理不健康,学生心理也不健康,“应该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老师应该是所有职业中道德品质最好的队伍,而对老师的评价也不应该单单停留在班级的考试分数上面,应该形成多方面考核体制”。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
外界环境没法改变就历练自己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看来,老师群体压力大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这种压力还会继续存在。这就需要老师群体不断地历练自己,不要被外界的情绪影响,只要自己的教学、处理问题的方法是符合教学规律、忠于职责的,在做与不做之间,就不要再犹豫了。
另外,需要社会和家长多一些对老师群体的信任,更多的信任能够鼓励老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行走更加稳健。
>>一名教师的心里话
教师节在收到祝福的同时其实更渴望的是理解
刘鹏,法学学士、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远东一中副校长。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他有一些心里话:
刚当老师,我把学生当“孩子”,看着哪个学生都觉得可爱,我带着一份爱与自豪走上了讲台。
慢慢的,我发现学校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行业,教师的核心绩效评价集中在及格率、平均分、优秀率等指标上,频繁的教学指标评比,使我开始把学生当做“产品”。
现在,我把学生当做大写的“人”,随着教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特别是长大成人的学生改变了我的教育观。曾经对孩子那么过分,学生长大后却师恩不忘;曾经学习成绩一般的他,在社会上却不断创造辉煌;曾经做不出难题的“笨”女孩,却成为婚姻幸福的贤妻良母;曾经邋里邋遢的小胖墩,却成为行走天下的男神……这一切使人到中年的我,能够每天带着微笑在学校门口主动向学生问好;能够平心静气帮助犯错的学生;能够有勇气告诉学生:等到不再需要考试时,你还记得住的知识才是真理;能够真真正正的把学生当做大写的“人”。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了。我们在收到祝福的同时,其实更渴望的是理解。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实习生 周垚
编辑:秦一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