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其鼓及鼓韵

20.10.2015  10:44

袁银波

  今文章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想起一个著名的典故:只因为尧把帝位让给了舜,舜把帝位让给了禹,三代让贤,才有了一桩千古美谈,当时,他们传位之时,没有厮杀,没有争夺,也没有争吵,有的只是谦让、帮助和尊重。那个时候,老君换成新君,成了一种历史的必然、正常的轮换。可是,自从禹之子夏一开子孙承继王位的专权之后,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那种父子相争、兄弟相残、血腥登位的例子举不胜举,屡见不鲜。

  我还想到了浙江杭州的西泠印社,其社本为王禔、丁仁、叶铭、吴隐四人所创,但他们人人退后,个个谦让,硬是把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推上前台,由他出任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首任社长后,又有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这些著名书画家、金石学家和著名学者分别担任了社长,他们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正因为此,才成就了西泠印社的百年伟业,使之成为西湖一景,更成为了国家一级的印学博物馆。

  我也曾经为西泠印社是百年印社而感叹,感叹我三秦大地并没有类似这样的百年社团。却不曾想,在我陕西在我古都咸阳,却有着这样一种传承了2300多年传承了46代的秦汉战鼓,它不能不令人深为惊讶。如果我们翻开史册仔细计算,从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公元前770年)算起,大秦战鼓已有2700多年的发展传承史。而从秦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即白起将军带兵攻打韩国的新城算起,大秦战鼓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传承发展史。若按一代传人50年计,大秦战鼓应该有46代传人,黄建民正是这一代的传人。

  大秦战鼓的传人,既不搞世袭,也不搞选举,靠的就是传承。这种“”,就是由上一代传人进行传授;这种“”,就是新一代传人向上一代传人潜心的学习;所有的传人,都必须认真学习上一代传人的鼓艺、人品和德行,在鼓队中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权威和威信,而且,他们一般都有绰号,诸如“千斤力”张家老大,“鼓鹞子”张六老汉,“铁胳膊”陈德胜……而黄建民呢?他则是享有“鼓疯子”盛名的了。

  秦汉战鼓的传人是秦汉战鼓表演队里的焦点和核心人物,鼓手们和群众习惯称他们为“大把式”。“大把式”打的是帅鼓,就是帅鼓手,在大秦战鼓鼓阵中,数他最为“帅气”。所有的旗鼓手,都得听他的、看他的。三尺鼓台之上,“追星棰”“揽月棰”“冲天棰”“撼地棰”,棰棰都有“下数”,有板、有眼、有力,尤其是大把式的肢体语言,它融戏剧、体育、舞蹈动作于一身,处处给人以飒爽英武、强悍威猛、矫健神奇之美感,使人过目不忘,印象至深。

  打鼓既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鼓手们打鼓的时候,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四肢总不停歇,脚后跟难得挨地。每每一段鼓曲过后,无论是帅鼓手还是旗鼓手,全都会累得一身大汗。纵是大冬天,但凡打鼓,鼓手们常常会光着身子,更不要说是夏天了。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八一”,像那样火辣辣的红太阳,似那般大热的三伏天,我们的老黄和他的鼓友,却一个个戴盔穿甲,拼命敲鼓,欢呼雀跃,如痴如醉,那该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毅力呢!怨不得,鼓手们这样说:“咱们打的这鼓应该叫二杆子鼓,咱们的秦汉战鼓队就是二杆子战鼓队,大把式更是个鼓疯子。”那打帅鼓者,不光要有“二杆子精神”,还要有“二棰子绝技”。黄建民呢?他从小受“鼓文化”的熏陶,学的一脑子鼓文化,打的一手好鼓。长大后,他跟随陈德胜老人学习鼓艺,从小练就了一手绝活即“双棰冲天”。这就是,他在敲鼓的时候,会把鼓棰抛向空中两米开外,然后不偏不倚落在双手中,继续敲击。鼓手们都诙谐地说:“咱大把式的这一手,就叫‘二棰子绝技’,就他这一手,能把多少人镇住!”而这一手,也真令人叫绝呢!

  “打鼓要好看,全在平时练。”这时秦汉战鼓队鼓手们常说的一句话。这些鼓手们除了击鼓的实践训练以外,更多的则是平时的徒手训练。徒手训练的目的,一是增加臂力,二是训练臂腕的灵动。训练的方法,就是左右手掌交替击拍腋下及腋背部位,击拍时有节奏、有力量,且发出啪啪的声响。徒手训练时,老黄教给鼓手们一套训练口歌:“一打铁,二打钢,三打矛子,四打枪。”他们每击拍一次,便念上一句,往复循环,总不间断,如果要说击打秦汉战鼓有什么秘诀的话,这似乎就是秘诀,同秦汉战鼓的传承一样,这一训练秘诀也传承了2300多年。

  如今,一说起当初“入秦汉战鼓之门,拜陈德胜老人为师”一事,黄建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在“文革”时期,是一次欢庆“最高指示”发表的仪式之后,少年黄建民出于凑热闹,也加入了村里的锣鼓队。没想到,陈德胜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击鼓天赋,想把秦汉战鼓的大旗交付于他。当时,他因双腿不能行走,便拄着双拐,把黄建民叫到黑老虎鼓前。而后,他把双拐往鼓跟前一靠,双手把鼓棰摸来摸去,人爬近鼓,用脸贴贴鼓这边,又贴贴鼓那边,再坐直了身子,十分严肃地对黄建民说:“舍娃子(黄建民小名),秦汉战鼓从张大麻子传到爷这一辈,整整传了45代。爷一辈子爱敲鼓,鼓是爷的命,不敲鼓能要了爷的命!可是现在,爷老了,人快不行了,但爷没了,这秦汉战鼓不能没了啊!爷看来看去,全村的娃娃,就数你是敲鼓的好苗子。所以,爷决定把鼓艺传给你,把‘黑老虎’交给你,你学会以后,就给娃娃们人多教一教,贵贱贵贱,不能让着秦汉战鼓失传了啊!”老人说罢,便流下泪来,一副老泪纵横的样子。

  面对这样的老人,面对这样的场面,面对这样的战鼓,黄建民怎么能推脱呢?他一丝也不能推脱,一毫也不能懈怠,他说:“放心吧,德胜爷,我一定把你的鼓艺学下来,传下去,绝不会让秦汉战鼓失传!”君子一诺重千金,正因为黄建民有这样的承诺,所以他就必须把秦汉战鼓的传承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一生一世,不离不弃,传承发展。

  就这样,黄建民接过了陈德胜手中的鼓棰,他成了秦汉战鼓的第46代传人。他也的确不负陈德胜老人之望,对于秦汉战鼓,他不仅接过了,也传承了,也发展了,将它无限的发扬光大!

  秦汉战鼓又何以得名“黑老虎”呢?因为,黑色是大秦帝国的国色。“黑老虎”之黑就是国黑色,它意味着该鼓就是国鼓。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崇尚一种颜色,而且都对这一颜色赋予特殊的含义,大秦帝国所崇尚的便是黑色:一种说法是,“黔首”是秦王朝统治者对“”的一个专用称谓名词,“”是黑色,黑色象征着野外劳作之“”的肤色黝黑,“”就是第一,即“”是第一。在中国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他们多将“”称之为“草民”“庶民”“贱民”“奴隶”“奴才”等,将他们中的的官也称为“”,意即统治者就是“牧主”,“”是被他们任意驱赶的牲畜。这样,无形中助长了统治者的骄横和百姓的卑贱。但是,秦国却对“”不这样看待,甚至是非常高看的。正是商鞅变法以后,秦首先提出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观点,这也是秦重民思想的具体体现。以后,无论君王怎样更换,秦统治者都将其写入法条之中,而且以实际行动予以践行。由此可见,“黔首”一词,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人民”,这在两千年前,不能不是一个创举。

  “黑老虎”为什么能够发出虎啸般的声响呢?它与其他鼓质地又有什么不同呢?原来,这种鼓的选材十分讲究,做工特别精良。其制作工艺,也是当年大秦帝国的旗鼓营流传下来的,千百年来,它一直是掌旗寨鼓匠们的绝活。

  “黑老虎”鼓面的直径在1.8米以上,它需用特大牛皮,但这不是普通的牛皮,而是要选用健壮的“二一子”牛皮。“二一子”是关中方言,是指男女生殖器皆有但不能生育的人,二一子牛则指兼有公母牛生殖器特征但没有生育能力的牛。这种牛的牛皮富有弹性,韧性很好,耐击打,各种性能都优于其他牛皮。但是,这种牛皮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养牛人怨其吃得多,只长骨架不下牛犊,所以都不愿饲养它,一遇上就会早早宰了它。岂料,它们的皮,制鼓人却视为至宝。

  一般鼓的鼓帮,选材多选杨木、松木,这些木料轻,外出击打时携带轻便。可杨木、松木容易变形,鼓帮也容易裂缝。一旦鼓帮裂缝,它便会走气,聚音效果变差。而“黑老虎”呢?它的鼓帮多选槐木、枣木等硬杂木,这些硬杂木帮板之间,接缝严密,帮板不易变形,鼓音十分浑实。

  “黑老虎”除了选材讲究以外,其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纵使有了二一子牛皮,也一定要将牛皮用清油浸渗,浸油之后的牛皮,具有防水防潮的效果,纵使雨水落在鼓面,即会变成水珠,随着鼓棰的击打滚落而下。但其他的鼓,因没有这一道制作工序,所以不能防水防潮,一淋上雨水,鼓面就松弛起来,鼓音自然就没劲了。还有,做黑老虎鼓必须经过“踩鼓”这道工序。固然,其他的鼓也有踩鼓者,但一般只踩一两天。可黑老虎鼓必须踩四七二十八天。所谓踩鼓,就是将二一子牛皮在鼓腔上绷好后,鼓匠要站在上边踏踩,使紧绷的牛皮变松。踩鼓需要绷紧,踩松,再绷紧,再踩松,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将鼓面完全绷紧为止。踩鼓的目的,在于提高鼓面的弹性和韧性。掌旗寨老鼓匠为了制成“黑老虎”鼓,踩鼓时嫌自己的体重不够,有的背着石头踩,有的背着孙子踩。对于鼓帮的制作,他们除了选用硬杂木外,还要精心刨平,用上等的好胶合缝。鼓帮做好后,还要在鼓帮外调胶缠裹三层白布,再用生漆多次涂刷。这样加工的目的,在于让鼓腔密封严密不漏气,聚音。同时,在鼓腔内还要装若干根钢簧,钢簧上再挂若干个小铜铃。这些工序工艺,一般的鼓都没有,但是“黑老虎”却一道不省,一项不缺,这正是它声音无比洪亮浑厚独特的原因。

  遗憾的是,这样一种古老的、独特的、绝妙的黑老虎鼓制作工艺,今日里已经基本失传。据老人回忆,掌旗寨最后一次制作黑老虎鼓,已时隔70多年了。因为,当年被大人背上踩鼓的小孩,今年刚离世,他逝世时是80岁。现今,掌旗寨已没有老一代的制鼓匠,新制的已很少见正宗的黑老虎鼓了。如今,老黄他们使用的鼓,都是从鼓厂专门定做的。尽管如此,他们哪怕多掏钱、多费时,也一定要求鼓厂尽量按照黑老虎鼓的独特工艺进行制作,将原始的工艺部分保留了下来。

  以上,关于黑老虎鼓,我说了这么许多。那么这里,我想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中的一句话作为本章的结尾:“秦军军威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也就是说,当年,在武安(今河北省武安县西南)那个地方,当秦赵两军对峙时,秦军的战鼓,把武安的屋瓦都震动了。似此,也足以可见,当初秦军的黑老虎鼓,具有何等的威力!可喜的是,就是那时秦军使用的黑老虎鼓,今日仍旧保留了下来,传到了黄建民手里,这不能不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节选自袁银波《千年掌旗寨 秦皇击鼓人——记“秦汉战鼓”第46代传人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