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4000点兵临城下 会否再成分水岭
沪指一日百点长阳,4000点已兵临城下。
上轮牛市冲关4000点的一幕恍若再现,然而,历史不会简单重演。不一样的政策取向和市场规模,注定此轮牛市有着不一样的成色和轨迹。业内人士认为,此番4000点关前大盘何去何从,还需看政策和资金的“脸色”。
上涨能量碰上催化剂
清明小长假期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启动两则利好消息,引爆了市场做多热情。两市大盘昨日因此顺势大幅高开,铁路基建与银行两大直接受益板块比翼齐飞,各类题材股四处开花,A股赚钱效应在个股普涨中攀上新高峰。
从指数表现看,沪指高开后在强劲买盘推动下一路上扬,轻松越过3900点后直逼4000点整数大关。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3961.38点,涨97.45点,涨幅2.52%;深证成指报13768.73点,涨274.09点,涨幅2.03%;创业板指报2556.70点,涨46.54点,涨幅1.85%。
做多热情充分释放的同时,市场也迎来久违的量价齐升局面,沪深日成交金额再度突破1.4万亿,创历史次高水平。
“上涨是惯性,政策则是助燃剂。”在申万宏源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看来,昨日的百点长阳并不太出人意料,“清明小长假前市场一路上扬,节日期间有上涨动能的惯性累积,又遇到政策释放利好,可以说是上涨能量碰上催化剂,行情超预期也是正常的。”
百点长阳后,沪指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4000点有何特殊的意义?
如果从去年7月初沪指2000点附近启动算起,4000点正好是翻了一倍。在A股历史上,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见顶指标。比如在2008年熊市触底反弹的那波行情中,沪指从最低的1664点反弹到3478点,涨幅约一倍。
回顾本轮行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结构性牛市率先开启;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春节前后,以券商基建为代表的蓝筹股行情全线爆发;2015年春节以来,市场又进入大小盘股共舞的全面牛市阶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这三轮上涨,市场分歧开始显著加剧。在获利资金减仓等待回调的同时,跃跃欲试的增量资金依然不肯罢手。昨日1.4万亿元的天量成交,给越来越大的市场分歧提供了注脚。
密切关注增量资金变化
对于许多经历过上轮牛市的老股民而言,4000点还有着不同寻常的回忆。
遥想八年前的5月9日,也是在这样亢奋的市场环境中,沪指一举放量突破4000点。但不久之后,市场便遭遇“5·30”之挫,4000点也成为上轮牛市最为重要的换挡节点。
此番再临4000点,会否成为行情又一道重要的分水岭?
简单的历史比较没有意义。机构认为,作为一轮纯资金推动性的牛市,增量资金的变化才是决定行情走向的关键。
“两个4000点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经济基本面,完全不对等的市场规模和交易量,政策取向也大不相同,简单的点位比较与市盈率比较都缺乏历史纵深感。”桂浩明认为。
实际上,在桂浩明以及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为代表的主流分析师眼中,自去年以来的此轮牛市,是一轮纯资金推动型的牛市。说得简单点,与其去对比历史,不如密切关注增量资金动能的边际变化,这才是行情能否延伸的最关键指标。
“如果政策继续鼓励资本市场发展,吸引增量资金不断涌入,以后回过头看,4000点也可能是本轮行情的山腰或山脚。”有券商人士这样认为。
用张忆东的话来说,在这个“市胆率”时代,行情可能惯性加速冲高,但也需“且涨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