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一线 杜炳志:我对乡村有别样情怀

09.01.2020  20:50

  杜炳志是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教学仪器厂派驻到岚皋县四季镇天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说起自己去驻村的初衷,杜炳志说:“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对乡村有一种别样的情怀,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天坪村距离西安市大约298公里。自2017年12月杜炳志担任天坪村驻村第一书记之后,他每个月至少有22天以上住在村里。寒来暑往,两度春秋,他倾力付出,用真心换来了贫困群众的真情,用“西部红烛精神”照亮了天坪村的致富路。

  真心帮扶暖民心

  天坪村山大沟深,住户分散,交通不便。初来乍到,杜炳志听不懂村民的方言,不了解村里的乡风民俗,甚至对当地的帮扶政策也知之甚少。村民们对杜炳志也产生了极大的距离感。

  “只要村民们能感受到我是真心帮扶他们,距离感自然而然就消除了。”杜炳志说。

  理清头绪,沉下心,杜炳志迅速进入角色,从了解村情民意做起。他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利用晚上农闲时间召开院落会,宣传帮扶政策,为74户贫困户申请易地扶贫搬迁,为14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不管大小事,都尽力给我们解决,我们能不把他当亲人吗?”村民王照奎说。

  68岁的王照奎是天坪村的贫困户。他的妻子陈光义是聋哑人,女儿在上海打工。2017年12月,杜炳志一到天坪村,就与王照奎“结对子”,对他进行帮扶。得知王照奎的腰部有严重疾病,有时疼得下不了床,杜炳志就开始定期给王照奎送膏药。

  2018年年初,杜炳志帮王照奎家规划了产业计划,鼓励他发展养鸡产业,并给王照奎制作的木椅和板凳以及种植的土豆寻找销路。

  2019年8月的一天,杜炳志带着王照奎到岚皋县城为其办理敬老优待证,当得知王照奎的妻子正好当天生日,他专门在县城买了一个蛋糕。回村后,王照奎的妻子接过蛋糕,眼里噙满了泪水,紧紧拉着杜炳志的双手,反复向杜炳志鞠躬。

  过去,王照奎是天坪村有名的“钉子户”。现在,王照奎脾气温和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住了一辈子土坯房,没想到老了,还住进了楼房里,过上了‘洋生活’,一年还攒了2万多元。”王照奎笑得合不拢嘴。2019年年底,王照奎的养鸡规模达到300只,纯收入1.5万元。

  “量体裁衣”兴产业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是根本。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杜炳志走遍了天坪村的山山峁峁,详细了解了天坪村的产业发展现状,结合陕西师范大学的资源优势,与村“两委”研究讨论后,确定了发展旅游农家乐带动一批、发展特色种植业带动一批的“两个一批”产业发展思路。

  地处大巴山区的天坪村,旅游资源丰富。村里的杨家院子是通往神河源、千层河、大巴山狩猎场3个景点和重庆市城口县的必经之路。

  杜炳志积极联系对接,加快陕西师范大学帮扶项目在天坪村落地。2018年4月28日,陕西师范大学与岚皋县签署了非遗文旅小镇(杨家院子)项目建设协议,杨家院子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如今,杨家院子已经从只提供餐饮服务的农家乐发展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带动了周边村民为该综合体提供服务来脱贫致富。2019年杨家院子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除了杨家院子,生长在天坪村的神仙树现在也是村民的“摇钱树”。这种树木原产于印度、肯尼亚等地,其叶子、树干、根等部位都含有丰富的营养。2018年,杜炳志为天坪村争取4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成立天坪村神仙树合作社,发展该产业。目前,该村种植神仙树420亩,种植蔬菜500多亩,累计带动天坪村443人稳定脱贫。

  扶智治愚断穷根

  “虽然自己驻村时间有期,但对下一代的教育帮扶不能断。”杜炳志说。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帮扶在脱贫攻坚中,具有阻断贫穷代际传播的作用。作为教师,杜炳志深知这一点。帮扶实践中,他把目光聚焦到乡村教育上。2018年5月,他向陕西师范大学的部分教师发出支教邀请。很快,一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智见未来、走进岚皋”科普下乡小分队,来到了天坪村麦溪小学,并且带来了一批实验材料。2018年暑期,陕西师范大学6个学院的150余名师生,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来到麦溪小学开展了系列支教活动。

  杜炳志又主动联系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国际学校,促使其与麦溪小学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每年通过在天坪村开展科技下乡、送教帮扶、捐赠教材等夏令营活动,帮助村里的学生开阔眼界。

  “当杜书记得知村里的学生饮水不安全后,动员社会帮扶力量为村里的小学和幼儿园捐赠了3套价值3万元的净饮系统和1间价值30万元的现代化录播教室,解决了近200多名山区学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为学校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提供了硬件设施支撑。”四季镇麦溪小学校长肖高平说。

  2019年,杜炳志为天坪村向陕西师范大学申请了10万元“红烛励学基金”,用于资助天坪村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2019年8月22日,陕西师范大学为天坪村7名大学新生发放了红烛励学奖学金3.1万元。(记者 程伟 见习记者 杨晓梅 通讯员 李逸文)

【编辑:党田野】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