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进行时】脱贫攻坚战中的档案人
规范建档 打好脱贫攻坚第一枪
马蹄湾镇位于略阳县城西北部31公里处,全镇面积94.6平方公里,辖3村1个社区,992户3967人。2017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402户1365人,贫困率34%。2015年,陕西省档案局作为帮扶结对的单位进驻该镇,作为开拓者,赵向东、张毅、段金红等几批驻村工作队的书记,分别率领李艳、王瑛、祁兴红、王晓杰、刘莉、廖海北等做了大量的工作,担负着全局馆扶贫工作的重要使命。
工作伊始,省档案局(馆)领导班子就提出,要将档案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发挥档案局特有的优势和特长。于是省档案局(馆)出资6.6万元,专门为马蹄湾社区建立了档案室,配备了档案柜6组,防护网、温湿度计、灭火器等防护设施,制定了详细的查档利用和保管制度,协助整理档案并全部录入电脑,完善了社区档案管理,为后来档案服务于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2019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省档案局(馆)领导班子吃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规范该地精准扶贫建档工作,收集、整理精准扶贫档案(政策、决策等),并开展“一户一档”建档工作,从家庭情况、贫困程度、走访情况、致贫原因等方面进行收集、整理,建成了真实完整的村级档案。从细节上进行把控,用档案工作服务于精准扶贫,使后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有据可查、一目了然,既方便又快捷。
深入走访 打开脱贫致富新思路
“勤走访、深调研,理清发展思路”,这是第四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尹向明上任后交代队员的一句话。初到村上,面对的工作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为了尽快转变角色,吃透摸清村情民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到村后,尹向明第一时间组织社区“两委”班子召开工作会议,了解掌握全社区基本情况,随后带领工作队员、社区干部一起进村入户、踏田下地,了解掌握贫困群众的诉求和意愿,充分征求党员群众和致富能手对家乡发展的建议。
在走访过程中,尹向明发现一个问题,村民对扶贫没有概念。不少人认为,只要是贫困户政府就能给予各种补贴,于是争先恐后地想办法成为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就挨家挨户地去解释,扶贫工作的精神是什么,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村民不明白、不理解,他们就反复地去宣传。“有效劳动力的缺失,再加上灾害频发,这里最初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致富的办法”尹向明说,为了争夺贫困户名额,村民之间相互猜忌产生的种种矛盾,工作就更难做了。工作任务虽艰巨,但经过长时间耐心、细致地走访调研,驻村工作队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悄然拉近,工作的发展思路也愈加清晰。
扶贫扶智 产业经营开辟出新路
经过几个月的走访调研,工作队多次向省局汇报、沟通,省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工作队要以“中药材种植、家禽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导进行帮扶,并鼓励社区建立村集体经济制,成立种养殖合作社,通过扩大规模,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工作队先瞄准花椒种植项目,引苗栽植凤县花椒苗300亩。2017年秋播季节,三次到凤县深山五个种植基地调研,购买2.5万株花椒种苗发放给121户村民;2018年3月中旬,邀请凤县种植专家马明惠老师就花椒如何做好后期管护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实地查看;2018年初,工作队又因地制宜地将能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产业——种植中药材柴胡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造血式”扶贫。协同略阳县中草药局和略阳县盛森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社区千亩柴胡种植示范基地,为了确保扶贫工作提质增效,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合作互惠共赢,不仅明确将柴胡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更重要的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的策略。为解决群众种植技术、收购价格以及销路等方面的问题,尹向明带领驻村工作队多次前往略阳县盛森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商,以保证村民最大利益为前提条件与该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当年该公司免费提供柴胡种子1800斤,社区共有286户参与种植,其中贫困户124户,共计种植1527亩,预计年产值将在600万左右,还在后续申请了10万元资金,根据产出情况对种植户实行奖补。如今,柴胡收购价稳定增长,产业扶贫走出了一条新路。此外,驻村工作队在巩固中药材、干果、食用菌等主导产业的同时对肉牛、生猪、土鸡的养殖重点户给予大力支持,每年都会用专项资金为农户们发放乌鸡苗、猪崽。
扶贫先扶智,驻村工作队坚持让有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项目订好了、路铺好了,他们又挨家挨户去宣传“奖勤罚懒”政策的目的,要让贫困户从思想上先脱贫,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资金短缺 想方设法争取爱心款
“想法很多,苦于没钱”,这是令当时每个工作队成员头疼的事情,扶贫专项款就那么多,可以做到合理利用,但要解决的问题太多,这些钱根本不够,怎么办?为此,省局一方面想方设法从办公经费中节省出资金,另一方面号召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捐款献爱心,有了坚强的后盾,工作队才能放手去干,诸多事情才能顺利推进,扶贫成效逐一显现:争取到省直机关工委党费专项资金12.77万用于党支部阵地建设、党员活动中心和老村委会的粉刷、翻修改造;资助社区2017年新入学大学生11名,合计2.5万元;4万元用于上沟组王家滩道路加宽整修;为社区农户购买花椒苗木、成立合作社发展长期产业投入2.25万元;省局干部慈善捐款1.107万元,加慈善机构一比一配1.107万元,合计2.214万元;为镇街道全社区9个村民小组重点区域架设了49盏路灯投入资金8万元;2018年春节前夕,在社区组织开展了“心系扶贫伸援手,大爱无声暖民心”捐助活动,争取到企业家陕西方大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王大鹏总经理爱心捐助5万元,给社区村民473户全覆盖发放了大米一袋、食油一桶。
到2018年上半年,省局共投入各项资金100.154万元,其中仅2017年便投入了45.104万元。通过交通、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两不愁三保障”同步实现。在局扶贫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社区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发展瓶颈不断被突破,短期脱贫与长效增收有机结合,贫困户致富指数逐日攀升。
灾难面前 彰显档案人坚强意志
省档案局扶贫工作队几年来立下的规矩是吃住在镇上,没有特殊的事不能离开“根据地”,工作队队员每年的休假时间也非常有限。
2018年夏天的那场711特大洪水,使本来就贫困的山区雪上加霜。当“略阳县被淹了”的消息传来,镇上的村民们都等着看工作队会不会撤,会不会撇下他们不管,但是,当洪水来时,工作队的同志们顶着狂风暴雨想办法给大家修房子、装玻璃,在村民们灼灼的目光下,工作队不论男女拿着工具冲在抗洪第一线,在洪水里一泡就是一天。在一座大桥旁边存放着120万方废石渣,一旦泄洪,全镇都有被埋的危险,“那时我们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就想着赶紧疏通道路,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尹向明回忆道,在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带头下,不少村民们也自觉加入到了抗洪抢险的队伍中。洪水退了,工作队又恢复了日常工作,可不一样的是,所到之处,村民们总是亲热地拉着他们的手唠个没完,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换来了村民的信任,危难关头显真情,村民们终于和工作队拧成了一股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驻村工作队以及镇村干部能在关键时候团结一心,也与日常的党组织建设分不开。根据省局的指示,要注意干部人才的培养,建立起可靠的、能打胜仗的队伍,于是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驻村工作队日常坚持与社区“两委”班子一起学习政策法规,探讨和谋划社区发展的路子,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又通过换届选举使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群众中有威信的优秀党员和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结下的革命友谊,使工作队与社区“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抗洪抢险中得以充分体现,又使得群众对社区“两委”班子和工作队更加了解、信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