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脸谱】老兵束从轩:硬核老板的“鸡”缘人生
束从轩在喂鸡。
老兵束从轩:硬核老板的“鸡”缘人生
2月初,一段老板手撕员工联名信的视频火遍全网。
视频中的老板叫束从轩,安徽老兵,全国中式快餐排名第一的老乡鸡集团创始人。
受疫情影响,老乡鸡保守估计会有5个亿损失。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老乡鸡的员工们提出疫情期间不拿工资,并签字按手印提交了联名信。
束从轩没有领这个“情”,直接撕掉了联名信,并喊话员工:“谢谢你们的大爱,哪怕卖房子、卖车子,我们也会千方百计确保你们有饭吃、有班上。”
这一硬核回应,温暖了16328名员工的心,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与老乡鸡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
其实,束从轩温暖的又何止是员工的心,他正以一名企业家的时代担当,领导着他的团队,温暖着一座城市。
抗“疫”:做好饭为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年初,疫情蔓延的武汉,寒冷无比。
由于物资短缺,冲锋一线的白衣战士,正为就餐问题发愁。1月26日,一条企业微博出现了:“现在全国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得知很多医务工作人员后勤保障比较困难。老乡鸡全国有800多家直营店,日均可为50万人提供高品质健康营养饭菜,我们非常乐意为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同志们提供安心餐饮服务,面对疫情我们又不敢乱添麻烦,欢迎前线有需要的单位或机构能与我们取得联系,这条信息希望大家扩散一下。”这是束从轩在了解到前线医务等相关人员困难后授权发布的。
1月27日早上,145名在武汉支援卫生防疫的专家们,吃到了老乡鸡提供的爱心早餐。1月27日中午,精心准备的老母鸡汤被准时送到武汉第四医院呼吸科。从1月27日至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第四医院古田院区、武汉第六人民医院等10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就一直在享用着老乡鸡的免费餐品,每日数千份,均半小时内送达。
武汉一名医护工作者在微博留言:“此刻,我们是万千群众的守护神,而你们,是我们的守护神。”
一时间,老乡鸡微博话题迅速升温,阅读量超8000万次、讨论量近5万次,无数网友为老乡鸡雪中送炭的行为点赞。
起家:不甘回家种田的复员兵
1978年,束从轩的老家安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就在这年10月,束从轩来到部队,成为一名新兵。
1982年,束从轩从部队复原回到安徽肥西县老家,不甘种地的他开始寻找致富之路。他隐隐约约嗅到,养鸡门槛低,几百块钱就可起步,将会成为一条开拓财富的门路。
当时,白羽鸡刚刚引入中国不久,由于饲养周期短、价格便宜,很快取代土鸡占领了鸡肉市场,超过90%的养殖户选择饲养这种白羽鸡。
也许是因为军人出身,束从轩养鸡,只认死理。大家都追着金钱跑,束从轩却偏偏只养180多天才能长大的肥西老母鸡。“我不能跟着潮流走,潮流总是要回归的。”束从轩拿着父母为其结婚准备的1800元,买了一千只鸡,建立家庭孵化场,开始了养鸡大业。
“我从一开始就跟鸡睡在一起,睡了七年。如果把我的眼睛蒙住,放在一个陌生的鸡舍,我能知道鸡的冷暖,是渴还是饿,有没有生病,大致是什么病。”靠着这份刻苦和钻研,束从轩的养鸡事业在艰难中起步了。
事实证明了束从轩的判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吃的品质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人回归到了土鸡消费。
1990年,他已是合肥最大的养殖户。束从轩先是自己养,给农户示范,成熟后带动附近一带的农户养,他提供鸡苗、饲料和疾病预防。再后来,他带着乡亲们到合肥各县的农贸市场找销路,月均产出超过60万只,每年的利润有三五百万元。多年发展下来,养殖规模位居安徽省前列,束从轩成为安徽名副其实的“鸡王”。
每年春节营运高峰期,束从轩都在餐厅后厨帮忙刷碗。
转型:改变命运的一张邀请函
养鸡成功了,但束从轩没有停止思考。
束从轩一边想,一边做了很多尝试,譬如把鸡杀掉风干再卖,或者把鸡做成袋装食品,但效果都不理想。
1999年,他意外收到了一张快餐特许经营培训邀请函,开始接触餐饮行业。他陆续到一些快餐连锁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走访学习,最终决定做中式快餐连锁,打造鸡产品全产业链。
束从轩开始研究菜品。仅仅是招牌老母鸡鸡汤,就研发了两年多时间。那两年多,束从轩和员工们每天都杀一两只鸡,不断尝试。大概做了一千只鸡时,束从轩的直觉告诉他,这个鸡汤就是他想要的。
束从轩让厨师把剩下的汤打包,拿回家给他的两个孩子喝。
孩子们从小吃鸡已经吃腻了,在束从轩的劝导下,尝了一小勺鸡汤,最终每人竟然喝了3碗。束从轩知道,鸡汤研发成功了,因为孩子的味觉非常敏感,如果不好吃,多一口都不会吃。
2003年,在合肥市区繁华的舒城路,老乡鸡的前身、第一家肥西老母鸡开业了。束从轩没有跟风做洋快餐,而是根据中国人的口味,做以鸡肉为主的中式菜品,并强调营养美味的鸡汤炖品。
这家店生意十分火爆。在营业的第四天,店里的收银机都用坏了。接着,束从轩又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店……每一家生意都爆满,可一个月下来,都是亏本!
这么好的生意怎么会亏本呢?束从轩百思不得其解。
他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算了一笔账,光是菜品成本就占到了70%。超高的成本支出,让束从轩意识到自己在餐饮领域还是一个新兵,他开始标准化实践。
他每天晚上将当天的经营情况记录下来,陆续写了6本运营手册,后来又拓展到24本。细到员工如何洗手、女性服务员的发式是怎样的,都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
这些操作指南发挥了重要作用。店里的员工许多是来自周边村镇的农民,刚工作时甚至连吃饭排队都做不到,但经过标准化的培训和规范,店里变得秩序井然,每个人上班时穿工作服,戴口罩和发网,工厂一个烟头也找不到了。最让束从轩自豪的是,熟食车间的空气已经达到十万量级的净化,用他的话说,“里面做手术都可以”。
接着,束从轩又对肥西老母鸡进行了价格调整、精细化管理以及品牌宣传,经营状况开始好转。随后的几年中,肥西老母鸡凭借着“食材只用180天老母鸡”的优质出品,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到2012年底,肥西老母鸡在安徽的门店已经超过100家。
升级:四百万就买来三个字
随着事业发展,束从轩决定把餐厅开到南京、上海和北京。令束从轩困惑的是,外省员工比本地员工更努力,经营效果却差了不少。
酷爱学习的束从轩,这时接触了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了解了心智的规律。肥西老母鸡在省外做得不好,是因为品牌在省外没有认知度。
为此,他聘请了一家国际知名公司做咨询。咨询费高达400多万,那时束从轩总共只挣600多万。“说内心不挣扎那是假的”,但军人的果敢,让他决定借助外脑。
结果,咨询报告出来了:要换名字,将“肥西老母鸡”更名为“老乡鸡”,四百万就买来这三个字。
接到咨询报告,束从轩思考了十分钟,最后决定破釜沉舟,彻底改名。
束从轩心里很清楚,如果把这个决定告诉内部高管们,他们肯定反对。因为肥西老母鸡品牌2011年才刚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好好的突然要改名,谁会同意?因此,他决定任何人都不告诉,悄悄改,迅速改。
几乎在一夜之间,肥西老母鸡的店面改成了老乡鸡。大家议论纷纷,很多媒体给束从轩打电话,问他是不是破产了、企业是不是卖掉了。
安徽本地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报道了这件事。在两会期间,有媒体甚至在头版以《合肥再无老母鸡》为题进行了报道。
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巨大反差,形成了冲击波,改名一举成功。虽然花费了2000万,但当年的利润是上一年的2.5倍,一年就把这个钱赚回来了。
愿景:让老乡鸡成为每个人的家庭厨房
2018年,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年度中国快餐70强榜单,四强当中,除了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国际知名快餐品牌之外,出现了一匹“黑马”——老乡鸡在中式快餐排名榜首。
更名后的老乡鸡,在市场上获得了众多食客的追捧,随之走出安徽,走进了江苏、湖北、上海等地的餐饮市场。
“我们用了12年,让营收超过10亿,接着用2年超过了20亿,又用了1年超过30亿。预计到2023年,老乡鸡将成为一个百亿级的餐饮企业。”面对未来,束从轩信心满满。
这几年,束从轩明显感受到,随着年轻一代崛起,外出就餐日益常态化,为快餐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们替你们做更好吃的饭。”束从轩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性提出了“家庭厨房”的概念。在老乡鸡的餐厅里,极简的吊灯洒下温暖的光,热腾腾的开放式厨房冒着香气和热气,勾勒着和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画面,老乡鸡将“家”的元素融入每一个细节。从餐前洗手、餐中自助,到餐后补妆,每个看似普通的地方,都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让束从轩骄傲的是,走进老乡鸡的门店,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大人带着孩子用餐,甚至不少上了年纪的老年人跟着子女在这里吃饭,“就像在家里一样”。“让老乡鸡成为每个人的家庭厨房”,这一愿景正在束从轩的努力下,一步步走向现实。
如今,享受着老乡鸡爱心餐品的,除了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还有安徽、江苏等地的一线医护人员。自1月27日起,老乡鸡已累计送出数万份爱心餐,并还在持续进行着……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老兵束从轩,好样的!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