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救赎的罗素

11.11.2015  12:50

  英国哲学家罗素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长寿者—活到九十八岁。很难想象,终其一生,罗素备受内心情感折磨,一直深感痛苦,不时想自杀。

  在人们印象中,罗素是睿智通达的智者,不曾想罗素觉得“最亲近”的人竟然是陀思妥也夫斯基笔下的罗果金—《白痴》中那位在仇恨、嫉妒和绝望的驱使下杀死爱人的“反角”,让人匪夷所思。

  据《罗素传:孤独的精神》(瑞•蒙克著)披露,罗素的公众形象与真实的罗素相去甚远。世人对罗素的著作和贡献并不陌生,而对他复杂的个性却不甚了了。罗素一生都是在将内心近乎疯狂的暴戾情感转变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的怜悯之情,也即罗素所说的支撑他生命的三大激情。

  综观罗素的一生,这三种激情确实无处不在,但其源头,罗素在自传中却未明确提及。其实对爱情的渴求正是对孤独的恐惧;对知识的追求是为了克服内心深处的怀疑主义;对人类的怜悯之情,则是出于自身所经受痛苦的深刻体验。

  罗素一生都无法摆脱“身为幽灵”的感觉,像生活在鱼缸中的鱼儿一样,与世隔绝,隔着玻璃罩子观世。童年的罗素对数学深深着迷,皆因数学是一个独立自足、不涉情感的世界。成年后的罗素无数次试图打破阴霾,与他人坦诚相对,结果无一不以失败告终,不管是在爱情方面,还是在友情方面,如与维特根斯坦、劳伦斯等人的交往,皆是如此。

  古稀之年,他在小说《郊区的撒旦》中写道:“在他恶毒的内心,在他冷漠的具有破坏性的智性中,集中了希望成为巨人的软弱之辈的所有卑劣行径,所有残酷行为,所有全然无助的狂暴感情”。这或许正是罗素的内心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