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法院:司法作风扬起公信之帆
转变观念:以作风的转变提升办案效率
让审判在阳光下运行,蒲城法院把司法公开作为改进司法作风的着力点。
2014年8月5日,政协民主监督小组在组长、工商联主席任曙的带领下,来到蒲城法院二楼审判法庭,受邀旁听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庭后的点评会上,政协委员们从民主监督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庭审的规范性,认为整个庭审活动,严肃认真,程序合法,达到了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的目的。同时,针对庭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政协委员也中肯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蒲城法院副院长杨双定表示:将发扬成绩,修正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力争使法院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再上新台阶。这是该院以改进司法作风来促公正,以司法作风的转变来提升案件质量、办案效率的重大举措。
为了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方便当事人和社会了解、监督和支持法院工作,蒲城法院主动把司法公开落实到司法工作的各个环节,依托信息化手段,推进司法公开,做到了案件信息同步录入、卷宗同步扫描、审判流程实时网上公开并接受监督、内部公文流转、装备领用网上办理,网上办案,全院自上而下,从院领导到每一名干警,严格实行网上办公、办案,没有特殊,不搞例外,促进了审判工作更加公正、公开、高效。
加大网络庭审视频直播和官方微博图文直播,官方微博图文直播达17件,全程反映司法审判工作全貌,更好地落实了公开审判原则,保障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司法公正,扩大审判工作向社会群众推送和法制宣传效果,从而促进法院工作全面健康稳定发展。
除了法庭内案件的公开以外,庭外公开也在紧锣密鼓地有序推进。“法院公众开放日”是蒲城法院司法公开的另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以来,蒲城法院陆续开展了“两代表一委员”视察指导工作”、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落实民主监督、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暨“公众开放日”等活动。12月4日,蒲城法院开展第一个国家宪法日暨“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武警中队官兵、老年大学学员、尧山中学师生、新闻媒体人员等40余人走进法院,“零距离”与法院、法官接触,亲身体验法院工作,感受“阳光司法”。在院领导和讲解人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一楼信访立案大厅、科技法庭等,在三楼审判庭旁听了一起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近距离接触了案件审理。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对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王玉琦代院长当即表示将把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邀请更多的人走进法院、了解法院。同时加大创新工作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阳光司法,让公正、公开、高效看得见、摸得着。
司法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该院,也是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年来,蒲城法院一直处于案多人少的状态,该院转变思路,向司法作风要效率,要求法官应当树立有利于司法效率提高的工作作风,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履行司法职责,不得无故拖延,贻误工作,及时、有效、审慎、适当地完成本职工作;对法官的职业道德上的要求比普通的遵守审限义务更加严格一些。这是因为,从职业道德角度要求,法官不仅应当在审理期限内完成职责,而且应当在审理期限内尽快地完成职责,这些要求极大地实现了司法效率的提升。
改进服务:落实司法为民新举措
法院作风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么改,改得好不好,这些问题都应该由群众说了算,这是蒲城法院加强司法作风建设的思路。
2014年以来,蒲城法院多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事人等500余人走进法院,向他们通报了法院改进作风建设、推进审判工作等情况,并敞开大门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下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设置意见箱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老同志和“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意见建议,先后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份,召开座谈会47场次,征集到各类意见建议107条,梳理为63条。该院党组书记、代院长王玉琦表示,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法院要全部虚心接受,整理后交业务部门认真办理,切实予以改进。
大力推进立案信访大厅建设,拓展诉讼服务功能。立案信访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对来诉来访的当事人,在诉讼引导、立案审查、立案调解、司法救助、法律咨询、判后答疑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司法服务,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800余次,让问题不出大厅就能得到答复和办理。同时积极创新和改进服务职能及方式,努力把立案信访大厅打造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服务良好”的便民诉讼场所,还专门安排一名中层领导在立案信访大厅负责接待群众。通过官方微博和网上院长信箱,拓宽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和投诉举报平台,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法律的关怀和公正。
为了方便群众诉讼,蒲城法院还不断创新司法为民新机制和新举措。2014年以来,蒲城法院坚持开展审判“五进”活动,先后25次选择典型案件深入农村就地开庭审判案件,为群众提供了及时有效地法律服务,特别是选择在农村公开审理赡养案件的,达到了一案教育一大片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例如该院2014年审理的一起赡养案件,当时老人到法庭时,向法官哭诉自己五个儿女不管自己生活,没有办法才想让法庭出面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多年婆媳关系不和,老人的部分子女对老人将自己告到法庭十分不理解,认为老人的举动让自己在村邻面前丢了脸、亲朋面前抬不起头,对于法院的调解工作很不配合,法官多次上门做工作,但他们的观点一点都没有改变。后来法官就主动与村主任和组长联系,决定在村委会开庭,维护老人的权益。开庭中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尤其是2013年7月1日新修订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阐明了子女赡养老人既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还把常回家看看写进法律,第一次明确表明,不回家看望老年人也是一种违法行为。”经过这次在全村父老乡亲面前的庭审,儿女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过春节时,几个被告都主动带着礼物看望老人。随后老人亲自到法庭告诉我们,儿女们已经知道错了,也愿意尽自己的义务,就撤回了起诉。这起在村上公开审理的案件,对改善此类赡养问题有很大裨益,收到了群众欢迎。
强化监督:纪律作风塑造公信力
2014年以来,蒲城法院结合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和法院工作实际,把司法作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出台了《2014年蒲城法院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分解细化一览表》,及时修订印发了《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考评细则》、制定出台了《蒲城县人民法院加强案件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检查工作办法》、《蒲城县人民法院审务督察工作实施细则》、《关于严禁国家公职人员参与或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通知》、《蒲城县人民法院关于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蒲城县人民法院关于印发《蒲城县国家公职人员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暂行规定》等制度,为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深化作风建设上,蒲城法院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法院工作实际,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巩固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成果,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最高法院《关于纠正节日不正之风的“十个不准”规定》,坚决刹住奢靡浪费之风,构建起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整治内部管理松懈、机关干部庸懒散奢问题,坚决纠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作风”,坚决整治“吃、拿、卡、要”,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抓经常、经常抓,持之以恒抓下去,坚持经常查、反复查,一项一项查到底。开展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专项检查,院党组成员,带头表率,并作出公开承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要求全体干警予以监督;每周组织一次审务督查暗访,严格执纪监督,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及时通报曝光。
开展了规范、常态化的审务督察工作。2014年以来,纪检组监察室按周、按月、按次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环节开展了常态化的审务督察,紧紧围绕司法业务建设、司法队伍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等情况开展督查工作,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整改三个环节,把发现问题作为督查工作的重点,将结果以监察工作通报的形式予以公开并要求限期整改,真正落实督查工作效果,切实发挥审务督察工作在促进公正廉洁司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审务督察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在对考勤纪律、庭审作风、车辆管理、执法形象、办案纪律、依法履职等环节进行监督后,纪检组监察室发出了两期《监察工作通报》,在全院干警大会上进行点名通报,通报结果见血见肉;围绕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先后两次进入执行局、一次进入司法警察大队进行专项作风整顿,在讲话中直面问题,毫不留情面,敢于碰硬,真抓实管,明确提出监察工作建议,敲响警钟,提出整改要求。
加强对法官干警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教育是基础。坚持深入开展廉洁司法教育不放松,通过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以案明纪活动,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全体法官干警集中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24次,其中学习通报文件21次,组织观看廉政教育宣传影片、专题片5次;院领导为全体干警进行廉政建设辅导13次,深入执行局、法警队,并为聘用工作人员、新任命人民陪审员进行党风廉政教育5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相信蒲城法院会乘势而上,跨越发展,认真抓好作风建设,以更高的工作热情,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出实招,出实效,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真正践行司法为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