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法院:释放团队协同 科学管理的巨大潜力
一是统筹调度,建立集约式工作机制。结合基层法庭实际,一改以往法官各办各案、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将每周工作时间内容模块化,采取“二二一”的集约式工作模式,即集中两天进行开庭、调解等案件审理工作,集中两天下乡送达,其余1天机动处理相关事务。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有效解决了忙闲不均、人事交叉问题,合议案件不再“等”人、“凑”时间,最多时一上午可以开五个庭;下乡送达不分案,统一规划人员线路,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二是各司其职,注重团队的分工协作。针对每名法官干警的特点优长有序分工,两名年轻的助理审判员是办案主力,着重开庭、调解等案件审理工作上;一名老书记员在做好法庭值班、后勤保障和服务等工作之余,利用其熟悉当地社情民意的优势,还从事送达工作并主持调解或邀请村干部、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案件;两名年轻书记员则辅助法官做好送达、记录、卷宗扫描上传等一系列辅助工作,真正做到了人员分工有序、集约高效。
三是繁简分流,优化配置审判资源。对于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积极主动适用简易程序;对于普通案件的审理,在向当事人充分释明,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通过缩短答辩期、举证期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对于相对复杂的案件,重视做好庭前证据交换等准备工作,比如,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案件时,被告申请九个证人出庭作证,承办法官引导被告从中筛选出三个思路较清晰的证人出庭作证,其他均以书面证言代替,节省了开庭时间,提高了庭审效率。
四是主动创新,借助信息化提升审判效率。在审理一起被告在缅甸打工的案件中,法庭采用远程视频庭审,减少了当事人的不便,提高了审判效率。此外,他们大胆尝试手机短信送达、邮寄送达、远程视频调解等方式,其中电子送达27案32人,远程视频调解2案,将科技力量与审判实践有机结合,尽可能地提高审判质效。全年党睦人民法庭共使用远程电子签章400余次,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方便了群众诉讼,减轻了群众诉累。
五是多方联动,有效化解纠纷。注重加强与辖区内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及村委会等的沟通协作,对涉及土地纠纷、赡养纠纷等案件,审判人员都会深入村组,联系村干部和几方当事人,一一化解纠纷,真正做到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