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男子儿女同时考上大学 倾家荡产也不放弃
学生档案
姓名:孙佳新(哥哥)
性别:男
年龄:19岁
毕业中学:蓝田城关中学
住址:蓝田县许庙镇峒峪村
文理科:理科
高考成绩:474分
录取院校:西安文理学院
姓名:孙那新(妹妹)
性别:女
年龄:18岁
毕业中学:蓝田城关中学
住址:蓝田县许庙镇峒峪村
文理科:理科
高考成绩:468分
录取院校:西工大明德学院
52岁的孙相利从来没有像今年夏天这么高兴过,也从来没有像今年夏天这么发愁过。高兴和发愁的原因都一样,就是他的一对儿女同时考上了大学。再加上家里本来就有一个大学生,三个大学生同时开学,一下子要拿出4万多元学费,这让家中依然是土坯房的孙相利着急上火。但他对于未来依然充满信心,“虽然我家还没盖房,但培养了三个大学生,等于我一下子盖起了三座房子。”
又喜又忧 农村家庭出了三个大学生
这两天,孙相利走着路都不由得哼着小曲儿,他终于等来了期盼了大半辈子的一天。继大女儿考上大学后,今年高考,他的儿子和小女儿也同时考上大学。孙相利说,他虽然是农民,但孩子们考上了大学,就等于帮他圆了大学梦。目前,老大孙普新在西安翻译学院即将上大三,儿子孙佳新已被西安文理学院录取,小女儿孙那新从网上查到,被西工大明德学院录取。
8月4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蓝田县许庙镇,孙相利和妻子在镇上摆了一个摊位,卖卤肉。“这两天做梦都在笑,”提起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孙相利脸上绽开了笑容,“我和一般的农村人不一样,我们村好些人,娃上完初中就不供了,让娃去打工给家里挣钱。我不这么想,娃去打工了,未来还不是和我一样,在农村吃苦受累?要是上大学,那就不一样了,命运就改变了。”
为供孩子上学卖20年卤肉连房子都没盖
华商报记者来到孙相利位于许庙镇峒峪村的老家,那是一座在众多楼房中陷下去的低矮土房。房子的围墙裂了很多缝,屋外杂草丛生,房檐下结着一个巨大的蜘蛛网。
“对农村人来说,盖座楼房是最有面子的事,我在镇上做小生意20年,连房子都没盖起来,村上有不少人都在暗暗笑话我。”说起这事儿,孙相利的情绪有点低落,“其实我这些年做小生意,也不是没挣钱,只是一直在供三个学生,大家都知道,现在教育费用很厉害,说悲壮点,我是倾家荡产在供孩子上学。”
目前,孙相利在许庙镇租了民房,他和妻子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孩子们上学后不怎么回来,我们能凑合一天是一天吧。”推开他们租住的民房,房子里唯一的家具是一张简易的竹床,盆子、衣服等杂乱堆放在屋里,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没有改变孙相利让三个孩子上大学的决心。
好心人资助的钱 难关过了,一定想办法还上
“今年我们家遇到三个意外,导致拿不出学费,不然以我爸的性格是不会求助的。”孙佳新说,今年母亲先后两次住院,一次骨折一次胆结石,先后花了5万元。姐姐的学校要一次性交两年学费,共17000元,妹妹报志愿时失误,被明德学院录取,学费要18000元。这些数字加起来,对他们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我和妹妹私下商量着,要不然不上了,家里这么困难。可我爸爸根本不会同意,他说实在没办法他就去借高利贷,倾家荡产也要让我们上学。”说着,孙佳新的眼圈红了。他说,父母在外面卖卤肉20年了,很辛苦,他很心疼。如果自己毕业了,挣钱了,希望父母不要再工作,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父亲孙相利说:“今年家里确实是有些困难,我希望好心人能帮我家一把,帮我们渡过难关。只要这个难关过去了,让孩子们都上了学,好心人资助的钱,我一定想办法还上。”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 实习生 白荟瑢
捐款方式:
您可在每天9:00~17:00(周末照常工作)前往华商报社一楼大厅(含光北路156号)捐助。
您可指定捐给某一名学生,直接注明学生姓名即可;如不指定,捐款将统一捐助给有需要的学生。
我们将给您开具捐赠发票。
特别提醒:
此次活动,每位贫困生的受助金额上限为5000元整。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在华商报或者相关网站上公开捐款及受助账目明细。
如果您准备献爱心,或者有关于资助的问题要咨询,请拨华商报热线029-88880000
5岁半女童捐来零食钱 有5元、10元还有一堆硬币
连日来,华商报“牵手行动”报道多个贫困学生上进努力的故事后,很多读者纷纷伸来援助之手。截至昨日下午,华商报“牵手行动”共筹得善款171260元。
昨日下午,华商报一楼大厅又来了一位小女孩,她说要帮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大学,说着就从袋子里取出一叠零钱,有5元、10元,还有很多硬币,共210元。她叫赵芊淏,今年5岁半。截至目前,芊淏也是“牵手行动”年龄最小的捐款者。陪同芊淏来捐款的奶奶告诉记者,“芊淏捐的钱不多,但都是她用压岁钱和零食钱攒的,希望能帮到那些学生”。
即日起,华商报“2015牵手行动”每天推出典型贫困生案例报道,欢迎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为这些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顺利跨入大学校园。 华商报记者肖琳 实习生 代红玉
困难职工子女考上大学最高可申请2万助学金
华商报讯(记者陈琳 实习生牛一雯)昨日上午,我省启动2015“金秋爱心助学”活动,今年首次创新推出“精准帮扶”,首次对考入211或985一本高等院校的品学兼优的特困职工家庭子女,给予连续四年每年5000元的助学帮扶,也就是最高2万元的帮扶。
目前,“精准帮扶”已进入初选阶段,预计全省有50个名额。最终结果将于本月16日公布。
我省自2003年开展“金秋爱心助学”活动,助学对象主要是全省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录入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民政、教育、扶贫等政府主要助学体系尚未覆盖到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
目前,我省工会系统已基本健全了困难职工电子档案,通过事前摸底调查,确定困难职工子女帮扶对象。如果有困难职工尚未列入工会系统的电子档案,可向本单位工会申请加入。
编辑: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