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医院:“中国心”为心衰患者点亮“心”希望
“感谢医护团队,给了我新的希望!”近日,30岁的李华(化名)康复出院。走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外科大楼时,他胸前的斜挎包里装着一个“心脏”控制器,通过一根管道连接至体内,这便是李华的“新心脏”。日前,作为国内首批开展单位,西京医院将我国自主研发,目前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李华体内,为众多心衰患者带来了“心”希望。
30岁正值青年,本该是干事创业的拼搏阶段,而李华却因为扩张性心肌病,乏力、心慌、气短、心律不齐长达7年,且症状逐渐加重。前不久,一次过度劳累,让他的病情再次急剧加重,即使平卧,心脏也无法负荷。经检查发现,李华心脏明显增大,搏动幅度微弱,心律不齐频发,左室射血分数20%,心脏排血量指数下降至1.9升/平方米/分,已处于心衰终末期,随时有生命危险。
患病这些年,李华穷尽所有药物治疗手段,病情仍逐渐加重。对他而言,唯一的希望就是心脏移植。但由于供体缺乏,他只能每天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担忧中,苦等与他匹配的“心源”。
从其它途径了解到终末期心衰患者可以进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李华及其家人重燃希望,来到西京医院就诊。“怎么样也要搏一搏,他还这么年轻,我们不想放弃。”李华的家人说到。
结合患者诉求和病情,心血管外科刘金成主任团队组织多学科专家多次会诊讨论,最终决定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人工心脏,又称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可将衰竭的左心室血流泵入主动脉,使衰竭的心脏排血量提高到正常水平,满足全身需要,从而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是严重心衰患者治疗的最重要措施与有效手段之一。
经过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当日,在心血管外科刘金成主任、易定华教授、俞世强教授指导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心血管外科易蔚副主任主刀,体外循环组金振晓副教授、麻醉科侯立宏副教授、超声医学科孟欣主治医师、心血管外科手术室金艳护士长等协同配合,共同实施手术,将一颗90克重的磁悬浮人工心脏,成功植入患者左心室,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李华被送往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在易蔚教授、彭岚刚医师、姬鹏飞医师以及赵荣教授带领的心外重症监护团队的昼夜精心治疗和监护下,李华顺利度过了危险期,从ICU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在心血管外科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护下,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李华带着一颗稳健泵血的“人工心脏”平安出院。
李华住院期间,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为另一例终末期心衰患者成功开展了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主动脉置换和三尖瓣成形手术,目前该患者正在顺利康复中。同时,该院第三例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将于近日开展。
据心血管外科刘金成主任介绍,此次植入的是国际最新一代磁悬浮人工心脏,体积小、重量轻;植入手术创伤小,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风险;植入后受温度和噪音影响少;体外携带电池体积小、重量轻,装入斜挎包总共850克重,患者户外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这款“中国心”,将为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心”希望。(李洁)
责任编辑:阿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