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与岐山县共建实践教育基地

19.01.2016  17:17
            2016年1月13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与岐山县人民政府签订“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岐山)基地”揭牌。该校纪委书记罗新远、副校长王瀚,岐山县县委书记张海建、县长何宏年出席签约仪式。

西北政法大学与岐山县人民政府校地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上,王瀚代表该校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光辉历史、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并就建立校地合作关系、设立实践教育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和与岐山县委、县政府全面合作提出了希望。他指出,协同创新、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是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路径,西北政法大学与岐山县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推动学校与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法学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后的又一改革举措。该校有关课题组,多次深入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村调研,聚焦周文化与民俗产业的发展,承担的《关中民俗第一村——中国百村调查之北郭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社会经济调查》子课题立项,这是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必将对研究岐山、宣传岐山以及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何宏年介绍了岐山县的基本情况,并就双方的合作领域以及合作前景提出展望。             张海建在讲话中指出,校地合作是岐山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开启了岐山县依法治县、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新篇章,对于加快法治岐山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全县各级部门,尤其是政法系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校地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落实协议的各方面内容,落小落细抓落实,推动双方人员交流和互动,不断将校地合作推向深入,逐步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该校教务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民商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以及岐山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