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新城市领跑“新供给”
本报讯(记者 王睿 杨静)日前,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同德公寓项目一片繁忙,6万平方米的创客空间正在加紧装修。创业者只需租用一个工位,就能开始创业,并享受各种创业配套服务。从单纯居住性的保障房+商业配套,到附加创业功能的乐创空间+创业公寓,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众创空间,可容纳2000人在此安居、创业。
这只是西咸新区在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中发挥“供给侧改革”示范引领的一个缩影。2015年,西咸新区以新城市领跑“新供给”,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用发展足迹完成了新供给“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补足人气短板,做好创业“加法”。西咸新区通过搭建多个众创空间、创业公寓,在软硬件上打造适合年轻人生活的社区环境、网络环境。2015年以“西咸新区·我的理想我的梦”为主题的西部创新发展论坛举办,吸引1000多位创业青年和大学生参与。在大力培育创客文化行动中,2015年沣西新城承办第三届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参与人数达两万余人,收集项目1600余个。在沣西新城西部云谷,已聚集乐博资本、亿达集团、36氪等15家国内知名孵化器机构,初步形成孵化器集群。
减轻企业负担,做好松绑“减法”。西咸新区率先实施负面清单制度、“一证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沣东新城实施国地税联合办税,全面落实“免填单”服务,给企业减负,激活市场活力。良好的投资环境使瑞典宜家、GE照明等著名企业纷纷落户。在此基础上,西咸新区推出“陕西工业云”等多个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动陕西制造走向陕西智造。
发展新兴产业,做好创新“乘法”。2015年,西咸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发力,新兴产业集约集群之势已成。西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通过正式验收,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意航空谷、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等园区,不断创新丝路国际合作新模式。西部科技创新港、华晨汽车产业园等多个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逆势奔跑,产业效应成倍数增长,成为推动陕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探索供给模式,做好绿色“除法”。绿色城市集成创新引领绿色发展,西咸新区海绵城市成为我国首批试点单位,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一展风采;我国首个PPP干热岩供热项目在沣西新城启用,为应对冬季供暖性雾霾提供解决方案;获批发行我国首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债券,创新管廊运营模式,解决地下管廊建设、管理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