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老人省吃俭用 攒钱资助穷学生(图)

22.09.2014  19:51

  老郭家里最值钱的家当就是这台黑白电视机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本报讯 (记者宋雨实习生王未宋世琳)郭承恩第一次感觉到了钱不够用。昨天上午,他关了风扇,打开窗户通风,“一个人住,开风扇费电。”他说一口河南话,白色背心耷拉在肩上,“我捡来布头,自己缝的。

  家里最值钱的是一台黑白电视机

  邻居们都说老郭抠门,每月近4000元工资,却一向清汤寡水,连顿肉都舍不得吃。

  他笑,从不解释。直到今天夏天,大家才知道,老郭四年前资助的两名大学生,都已毕业,有了工作。

  这是西安华清西路229号院一栋老家属楼,楼很旧,老郭住在5楼。

  房子约30平米,一室一厅一卫。最值钱的,是一台上海金星牌电视机,黑白,14英寸,1987年买的,只能接收央视新闻频道。

  昨天上午11点,他弓着腰,在灶房做午饭,锅里煮着面条,他准备再炒个莲花白。客厅的墙上,贴着他写的一幅字:“有仁德的人,才能得到安乐。

  “我这一生啊,很痛苦。”他的老家在河南安阳镇平县,上世纪50年代来西安当兵,后来在铁路局有了工作,在机务段修火车。1969年,老伴患病,急需手术。“输血30元,手术费60元,一共90元,我掏不起。”病情耽误,老伴去世。那一年,大儿子14岁,小女儿6岁。

  从此,他带着两个孩子,辗转河南、陕西两地。那是最苦难的日子,白天,他在单位上班,晚上在一家被服厂,锁扣眼,缝裤边,计件挣钱。

  四年拿出4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

  这段经历,成了老郭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个年代,整个国家都穷,我是最低层的穷人,吃够了苦,遭尽了罪。

  后来,日子好转,儿子回了老家,女儿成了家嫁到西安。1987年,老郭退休。2010年,老郭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商洛考生王晨被西安科技大学录取,但没钱上学。第二天,他坐汽车到了商洛,四处打听,找到了王晨,“家里住的草棚屋,就像我小时候一样,很贫困。

  老郭当场拿出5000元,并承诺,以后每年都会拿5000元出来,资助王晨读完大学。也就是同一年,蓝田县考生魏红超被北京交通大学录取,他也拿出5000元,资助魏红超上大学。

  四年过去,老郭共出资4万多元。昨天下午,远在深圳的魏红超告诉记者,如果当年没有郭爷爷的帮助,他不会有现在,“他是菩萨,对我有再生之恩。

  两个学生并不知道,这位“出手阔气”的老人,家中竟是一贫如洗。他也是第一次感觉到了钱不够用,“如果我能多攒点钱,是不是还能帮助一个?”他开始捡树根,制作根雕,希望能卖点钱。

  “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二七工房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马琪说,老郭这种精神,让人钦佩,“十几年了,我没见过老郭置办过家当,甚至没买过一件衣服。

  而老郭则认为,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像天堂一般,“那些孩子的苦难就是我以前的苦难,我怎么能不帮?

  今年夏天,在给两个学生的信上,老郭颤颤巍巍写了一句话,“好好工作,不要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