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七旬老太跟儿子打了两次官司 到底是为啥

23.10.2017  18:44

  年过七旬的李老太育有两儿一女,本该颐养天年之时,却被二儿子赶出家门,大儿子也不愿接纳她。无处可去的老人先后两次到长安区法院状告自己的亲生儿子。

   第一次打官司

   二儿子同意让母亲回家

  2015年4月3日一大早,长安区人民法院沣峪法庭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这位老人眼含热泪,告诉法官自己叫李素琴(化名),十几天前被二儿子赶出家门,现在无处可去,实在没法生活。法官劝老人:“不要激动,儿子没有权利赶你出家门,你完全有理由起诉他。”李素琴老人说:“那你们现在判他,把他抓起来。

  由于老人不了解审判流程,法官只好给她解释:儿子赡养老人属于民事责任的范畴,老人有权起诉,然后由人民法院受理。考虑到老人年龄比较大,没有生活来源,没有地方住,沣峪法庭为她减免了诉讼费用,书记员带领老人办理了立案手续。可没有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李素琴老人又来了。

  “老人家,案子昨天刚立案,我们会尽快审理,你先回你女儿家,好不好?”法官劝她。李素琴老人说:“我知道,你们忙你们的,我在这等着。”一连好几天,老人天天来,她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在和老人交流的过程中,法官了解到了实情,原来儿子把她赶出来之后,她在女儿家住着,可是女儿的公婆多少有些意见。

  看到老人的困难,法官决定立即去找她的儿子做工作。可是见到法官上门,李素琴的儿子王某语气强硬:“没有啥谈的,她的死活跟我没有关系。”是什么矛盾让儿子对母亲如此绝情?按照王某的说法是,母亲把家里的地承包给别人,承包费一分钱不给他。法官一番好言相劝,并没有换来王某的理解。矛盾一时半会儿无法解决,无家可归的李素琴老人该怎么办?经过商量,沣峪法庭帮助李素琴找了个养老院,让她安心住下。安顿好老人,法官继续找王某做工作,可是他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恶劣,甚至几次将法官拒之门外。到了案子开庭审理的那一天,母子俩在法庭相见,王某见到母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也好意思告我,你也不想想你做的事。”见儿子如此态度,李素琴老人沉默不语。

  “被告,这是法庭,请注意你自己的态度。”法官对被告王某讲明了赡养老人的相关法律义务,可王某当庭表示不同意母亲回家。听到这里,李素琴再也抑制不住伤心:“你还有没有良心?当年分家的时候说好的,你哥管你爸,你管我,可是,你到底管过我没有?我年龄大了没有收入来源,你爸也不在了,我不把地承包出去我咋生活?”老人在法庭上痛哭不已,庭审一时无法进行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不通儿子王某的思想工作,即使法院依法判决,也不会得到有力地执行,还会产生新的冲突矛盾。庭审之后,法官找到村上的干部,一起上门找王某做工作。在法官和村干部数次耐心劝说下,王某终于同意母亲回家。然后,沣峪法庭的法官们将老人从养老院里送回了儿子家。

   第二次打官司

   跟两个儿子签了调解协议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没过一个月,李素琴老人又来法院起诉,这次她把两个儿子都告了。虽说老人回到了二儿子家,可是二儿子对她不管不顾,连饭都不给她吃。她去找大儿子,但大儿子让她走,不给一分钱。“老大说我偏向老二,老二说我偏向老大,谁都不管我,只有女儿能管一管我。”老人哭诉。随后,法官分别找到了李素琴的两个儿子,想尽量从法律角度进行调解。可是大儿子说:“老二管我妈,我管我爸。这是老二的责任,你们找他去!”二儿子说:“我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她把地承包出去了收的钱给谁了?肯定是偷偷给老大了,把我当傻子,现在让老大管去。只要老大同意给我妈生活费,我肯定也给,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两个儿子的话虽这样说,但经过法官的反复劝说,他们的思想也开始出现松动。开庭时,老大率先表态,愿意每月给母亲500元生活费。老二也随即表明:“说心里话,她是我亲妈,这些年有些事我心里确实过不去,既然我哥都这么大方的,那我一个月给200元吧,我妈和我一个院子住、一个锅吃饭。”法庭之上,三个人签下了调解协议。一家人重新将手握在了一起,李素琴老人的晚年生活终于有了着落。

编辑:杨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