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创新研发引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

24.08.2015  18:14

经济日报》2015年8月21第七版

        近日,随着中兴旗舰版智能手机“AXON天机”的正式下线,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中兴智能终端制造基地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签约、建设、投产再到产出新品的奇迹。该基地一期智能终端设备年产能约1500万部,是中兴通讯在全球最大的工厂之一。今年上半年已实现工业产值44.82亿元。

        中兴通讯西安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发展之“”被业界誉为“西安速度”,其实“速度”背后是创新型研发能力的布局和积累。早在7年前,中兴通讯就针对西安高校和人才众多的优势,率先在西安高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规模已近万人,是中兴通讯全球无线通讯产品领域最大的研发平台。

        研发引领,高端智造。中兴通讯在西安的产业格局恰恰暗合了西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优势特征。据介绍,目前西安高新区已经聚集了IBM、施耐德、NEC、华为通讯等众多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领军企业的大型研发机构。其中华为西安研发中心的规模逾20000人。中兴通讯西安基地公共关系总监黄鑫福告诉记者,仅研发板块,“每年都要从西安高校录取一两千名硕士研究生”。在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红专看来,这种研发引领、智造一体的产业结构是有“”的,一定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通信产业六大基地城市之一。相关科研院所众多,各层次专业人才富集。这些资源禀赋不仅成就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集聚,也成为当地参与全球产业资源配置、加速实现规模效应的“杠杆”。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西安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项目竣工量产,2014年新增产值60亿元,拉动全市电子制造产业增长14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产值超过120亿元;投资5亿美元的三星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也于今年竣工投产,此外,世界500强美光科技公司先后四次在西安高新区增资建设芯片封装项目总投资逾10亿美元,预计明年达产后,美光科技在西安的封装测试产能将占其全球产能的97%;这些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极大地带动、激发了本土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31.32亿元,同比增长34.48%。

        西安富士达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在对一根根射频电联进行绝缘、焊接,再用集束接口将多根射频电缆包覆在一个防护套管里,分列4联或5联集束组件。仅从工作场面看,记者很难想象这家中小型企业居然是拥有最多IEC国际标准的行业龙头。

        “这款集束电缆产品是我们近几年最重要的一项创新,是4G系统的核心产品之一。2014年仅集束专利订货就达到1.2亿元。”中航工业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雄告诉记者。记者采访期间,恰逢富士达科技公司喜事临门——“富士达”品牌荣获国家驰名商标。郭建雄告诉记者,凭借技术品牌优势,已经先后收购兼并了3家东部地区的企业。

        在西安高新区、航天产业基地、西安经开区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富士达公司这样以技术创新为“”的“壮苗”正迅速成林,长势喜人。在物联网领域,西安交大、电子科大、西工大、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等一批科研院所孵化器和华迅微电子、优势微电子、中星测控等一批优秀企业后劲十足,技术和产品涵盖了物联网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智能天线、软件与应用平台、系统集成方案等全产业链,整体实力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西安依托研发创新优势,已集聚了一大批行业龙头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群,在通信产业部件、器件、软件、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上,以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形成了西安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生力军。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