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公示
西安蝴蝶手表厂:当年很繁华,如今很荒凉
大华纱厂:现代感浓厚的商业街区
西粮公司马腾空储备处:典型的地下粮食储备库
西北第三棉纺织厂大门:只剩大门见证着纺织业历史
陕西省人民医院东三楼:地板是颇有年代感的水泥色
边家村工人文化宫:组织演出或排练时才开门
西北大学老教学楼:受莫斯科大学主楼建筑影响
陕西省友谊医院:不少门窗都保留木质框架
陕西省团校主楼:前苏联风格的四层建筑
近日,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方对外宣布《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8-2035)》已编制完成。修改完善后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通过网站及新闻媒体向全社会予以公示,10月30日前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合理意见。
由于规划范围之广,涉及区域之大,特别是涉及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工业厂址及办公楼,这些老的建筑有的成为景点记忆,有的还在使用,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那么,这些历史建筑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10月27日,华商报记者走访了136处历史建筑名录中的多处,但因为有的建筑仍在使用,所以无法进入,而其中9处建筑可以感受到历史年代感。
>>西安蝴蝶手表厂建筑群
当年繁华“小社会”
如今破败荒凉
西安长安区樊川路正在修路,这里有一站叫蝴蝶表厂,蝴蝶手表厂和表厂老区就在道路东北一侧坐落着。
10月27日中午,走进蝴蝶表厂,偌大的厂子里没什么人,“这里就是以前的蝴蝶表厂,我们租了厂房办公。蝴蝶厂现在已经没人了,这里有几十家小企业。”一名在这里办公的人说。
在厂区里随处可见老厂房,有一排平房,青砖砌筑,门窗框刷着绿漆,每隔三个窗户有一个门。还有一处二层砖楼被一排梧桐树挡住,满地落叶,破败荒凉。厂内还有一栋四层高的楼,楼的一侧场地划出一片用作彩钢厂,二三四层土色撞墙搭配着红色窗框,有的窗户已经整块缺失,一层砖墙刷成白色,窗户换成铝合金窗、装有防护网。
张先生40多岁,他以前是蝴蝶厂的职工,“我从小就在这里生活,一直到现在,蝴蝶厂是1969年建厂的,2002年底破产,厂房如今对外租赁。”张先生说,当年蝴蝶手表可火了,职工最多的时候有上千人,厂区占地数百亩,当年有办公楼、大礼堂、外宾楼、职工宿舍、俱乐部,以前厂子里还有幼儿园、食堂等建筑设施,“就是一个小社会。”
张先生说,蝴蝶厂旁边的家属院是蝴蝶厂的老区,听老一辈人说,厂里和生活区是前后脚同时盖的,家属院还有新区也在附近,新区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末建的。”张先生说,老家属院有19栋楼38个单元,新区也有近20栋楼。
>>大华纱厂锅炉房
当年的除尘塔
如今是拍照热门地
提到大华1935,人们都知道,就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东侧的太华南路上,这里如今有篮球场、酒吧、咖啡馆、博物馆,但也许你不知道,这里以前是大华纱厂锅炉房。
27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大华1935,映入眼帘是一座现代感浓厚的建筑,门口有个巨大的鸟笼造型铁艺,围着一棵树,“这就是以前的锅炉房,现在改成了酒吧,到晚上才营业。”管理停车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记者顺着锅炉房一侧的道路向里走,墙壁上满满的红色铁锈,充满年代感。在道路尽头可以看到一部分墙壁为砖混结构,有的窗户突出墙体,锅炉房楼下有一个咖啡小店,旁边的篮球场上正在进行比赛,整个商业街区到处都是热闹非凡,玩耍的孩子、约会的情侣、逛街的家人。锅炉房对面是大华·博物馆,据了解,博物馆是在大华纱厂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锅炉房红色砖墙上,还挂有老锅炉房的图片和文字。据了解,大华纱厂锅炉房始建于1935年,它和旁边的小型火力发电厂一起,构成大华纱厂的动力系统。1962年,企业用电并入西安电厂,自建电厂退出历史舞台。1983年为满足生产需要,锅炉房在原址上改建。老锅炉房西面的三个高低错落的圆柱体建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老锅炉房的除尘塔,用于减少废气中的灰尘和硫化物,体现了当时的环保技术水平。2008年,按照城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要求,锅炉房永久关闭。
“很多外地游客来这里打卡,不管是涂鸦墙还是铁锈红的车间墙壁,还是充满文艺气息的博物馆和除尘塔,都是拍照热门地,经常有人在这里留念。”大华·1935一名安保工作人员说。
>>西粮公司马腾空储备处
地下粮食储备库是西安重点人防工程
27日下午,记者来到马腾空,顺着一条崎岖破损的道路盘旋而上,便来到了西粮公司马腾空储备处。门口设有值班室,工作人员介绍,周日粮库无人上班,所以外人不得入内。
“里面的粮仓都在地下,挖出一个个仓库,里面存放粮食,像窑一样。仓库房顶是用水泥抹平,做好防水,车都能开上去。在外面是看不来啥样子。”工作人员说,马腾空粮库里有几十个粮仓。
据了解,马腾空储备库占地面积191亩,拥有地下仓45座,房式仓4栋,是一座典型的地下粮食储备库,存储条件优越,是西安市重点人防工程。现存各级储备粮10万吨,多次荣获各级“规范化储粮先进单位”称号。
记者在西粮公司官网上看到,马腾空库一角图片上显示,粮库内有些像窑洞一样的建筑,院内有大片绿化。
>>西北第三棉纺织厂
厂区空旷无人
只剩大门见证纺织业历史
27日下午,记者来到纺织城西街,这里就是曾经的西北第三棉纺织厂。如今厂区内已经搬空,只剩下一个曾经气派的大门,见证着纺织业的历史。废旧的厂子由围墙围起来,大门呈山字形,大门中间有三个方形的拱,供人车出入,两侧有两个房子,“这两个房子应该是用作传达室或进出登记室,国棉三厂现在已经没有人了。白鹿塬下依次排列有西北一印、西北三、四、五、六棉纺织厂,形成了驰名全国的西安纺织城。”路过的一位市民说。
记者看到,大门两侧的房子窗户均为铁框构成的小格子,透过小格子可以看到屋内墙壁上墙皮已经脱落,内部门窗也都卸掉,厂区内空旷无人,远处可见高矮绿植。两个房子前方种有半米宽的青草带,大门口就是丁字路的斑马线。
编辑:马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