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 从注重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30.01.2021  09:00

  1月29日,记者从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获悉,日前我市发布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总结相关工作实践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细化落实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推进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

  实施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建立统筹组织体制、健全属地管理体制、提升工作能力、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6个部分,列出了5个方面49项改革任务清单,明确了工作要求、牵头单位、实施单位和完成时限。

  组织体制上,西安市将从减灾综合协调职能向防灾减灾救灾领导职能转变,在原市减灾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西安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各项工作,强化在防灾、减灾、救灾全过程的综合组织领导职能。

  改革理念上,西安市将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加强灾害风险防范,加快推进各种灾害地面监测站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立会商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区域及重大活动,综合分析灾害趋势,完善信息共享发布机制,提升灾害风险预警能力;完善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多灾易灾区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偏远易灾镇街救灾物资储备点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全市总体储备满足3万人的紧急转移安置需求,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工作重心上,西安市将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运用各类减灾资源和多种手段,科学防范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既加强各种“工程性”减灾措施,也统筹运用科技、教育、宣传等“非工程性”手段;既加大政府投入,也统筹发挥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措并举、多方参与的综合减灾工作格局。

  总体目标上,西安市将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整合应急信息员队伍,发挥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信息员在灾害风险普查、灾情统计、抢险救援、应急处置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加快建设西安市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鼓励各区县建设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场所,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增强市民群众的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常态化开展面向在校学生和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应急救护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车阳阳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