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捐赠一合明代墓志 或蕴含一段历史传奇
大图:民间收藏家捐赠的明代墓志 小图:墓志上的字迹非常清晰 记者 张宇明 摄
5月20日上午,西安唐都新碑林博物馆接受了市民捐赠的一合明代墓志,上面撰写的内容很有可能揭开一段传奇历史。
这合墓志为青石材质,志石虽然完整,但志盖却断裂成两块。为了更好保护这合墓志,市民任勤学将它捐给了唐都新碑林博物馆。已拼好的志盖上刻着“大明处士王公合葬墓志铭”几个大字,志石上则撰刻着这位王姓处士的生平事迹。从内容上看,墓志上的内容是王公的孙子王端为其撰写的,王公去世后与妻子合葬在咸宁县的鸿固塬上。据了解,当时的鸿固塬应在现在西安市的东南方向。墓志记载王公是位厚德富商,一生乐善好施,帮助了很多人,生前十分受乡邻爱戴,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处士。王公因病去世,享年76岁,这在当时也应算是极为长寿的老人了。他在弥留之际仍将自己的独孙王端叫到床前,嘱咐孙子要像他一样继续帮助乡邻。
墓志内容虽然简单,但西安唐都新碑林博物馆创始人李鸿诚说:“王公去世于明弘治十六年,弘治是明孝宗的年号,据很多史料记载,明孝宗时,有一位被称为‘民间宰相’的王处士深受明孝宗赏识,虽然没有在朝为官,但很多朝野之事孝宗都会向他咨询。而这位王处士的亲戚王怀恩曾是宫中的大太监,对孝宗有施救之恩,因此明孝宗对王处士和王太监都格外看重。”
明孝宗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明代的“中兴之主”,他17岁登基,面临紊乱的朝政和千疮百孔的社会现实,即位后力挽危局、改革弊端,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用贤能、整顿朝纲、关心民间疾苦,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却英年早逝,只在位18年。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祯曾说:“三代之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可见,明孝宗是位历史评价极高的皇帝。
但明孝宗非常欣赏的这位王处士与此墓志中说的王处士是否为一人?研究明史多年的李鸿诚说:“过去对处士称谓的使用较为谨慎,非德高望重者不能用。而墓志铭中记载的王处士去世于明弘治十六年,时间基本能对上,因此,我判断这应该就是明孝宗的民间智囊王处士!”
但墓志铭中并未说明此王处士与明孝宗有何具体关系,随着专家们对这合墓志的深入研究,未来或许有望揭开这段历史传奇。
编辑:靳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