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托管机构"多小散乱" 升级换挡成发展关键
中新网西安6月30日电 (记者 田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生托管”成为不少家庭的刚性需求。在西安大多数中小学校周边,各类“托管班”如雨后春笋。但目前西安“学生托管”市场“鱼龙混杂”,鲜有规范运营的机构,“学生托管”市场在卫生、安全、管理等方面“升级换挡”,已成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学生托管”包括课后托管、假期托管等,主要是家长委托“托管班”在放学、假期对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照看和辅导。
在从教数十年,现为西安市新城区关工委委员的退休教师于亚男看来,“托管班”是目前城市家庭的“刚性需求”。她告诉记者,在她担任课外辅导员的西安二马路小学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孩子居多,有些班级比例达到了80%左右。
“孩子放学、放假怎么办?没有人及时照顾,吃饭、学习都成问题,还容易发生溺水、摔伤等人身安全事故。”于亚男说,有些家长给她算过一笔账,假期里每天给孩子五六十元的餐费和零花钱,一个月就要支出近两千元。尽管花费不小,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隐患却仍然存在。
她说,“有些家长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照顾,或者是找些家庭小饭桌,都只能是临时性的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亚男认为,孩子在放学,特别是放假这段时间,不仅需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也需要兴趣文化等的培育和养成。
由于存在巨大需求,托管教育市场化运作便“应运而生”,催生了大量“托管班”、“托管中心”等托管机构。
记者采访发现,西安大多数中小学附近都有“小饭桌”等托管机构,包括午饭、晚饭、午托、全托、辅导作业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小学校密集的西安新城区西七路附近,家庭“小饭桌”等托管机构就多达数百家,大都开设在居民楼里,有备案、设施条件规范完善的并不多。
“在‘托’和‘育’两个领域里,‘托’解决的是食品安全化、数量保证化和营养科学化。从‘育’的基础上,提倡教育的补充化、习惯的良好化、人生观的正确化、各项能力提升化,使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西安大唐仕托育董事长罗鹏斌,开始将托育机构规模化、规范化运营。
记者在西安大唐仕托育看到,这所建筑面积达10000平米的托管机构,整体建筑仿明清民居特色,精心设计的中国传统文化饰品随处可见,用心绘制的3D丛林世界、海洋世界以及冰川世界大放异彩,特色鲜明的小班教室,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厅,集众多玩具于一体的室外活动区几乎一步一景。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邀教授、西安教育学会前会长许建国表示,人在12岁以前接受的教育十分重要,这个阶段受到的教育、生存的环境和耳濡目染的熏陶,会让人一生难忘。而目前绝大多数托管机构在条件设施、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参差不齐。
许建国认为,行业发展需要大唐仕托育这样规范、完善的托管教育机构,把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相融合,符合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精心挑选教师也非常重要,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个好学校。”
西安新知小学校长刘岚告诉记者,由于家长下班和孩子放学时间不同步,一般孩子放学稍早一些,离开学校的这段时间,孩子到哪里去,怎样安排,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需要社会多方考量、协同解决。
她认为,在目前社会需求下,健全完善的校外补充体系格外重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还有很大的社会教育空间。越多人关注、参与社会教育事业,促使社会教育体系健康发展,最终对青少年各方面成长是有利的事情。
“我记得一个小故事,德国人在马路上没有人的情况下,遇到红灯照样停。”刘岚说,“他们认为窗帘后面可能有个孩子正在看,这就是一种社会教育。我们需要把这种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
罗鹏斌说,大唐仕托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快乐发生”,以“使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人性化教育、诚信树根基、和谐处自然、智慧创未来”为校训,以中国传统文化“五常二十六德”为校园基础文化,旨在成为中国托管教育的创新者和改革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托管机构的监管仍存在局限性。西安规定“小饭桌”经营者应进行登记备案。然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托管班”已是“一条龙”式服务,涉及看护、餐饮、教育等多个领域。但许多“托管班”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校外托管机构也不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的范畴,“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是西安许多托管机构的现状。
“陕西梦·丝路情”爱心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光务2005年开始接触托管教育,在他看来,托管教育是社会发展必然的产物,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补充。他表示,托管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等方面还需要探索和继续完善,以及更多政策支持和社会的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