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探索“以疏代堵”实现秦岭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

03.11.2015  09:16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30日电(记者石志勇 张晨俊)秦岭北麓自然资源、人文胜迹与地质遗迹丰富,是西安城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供给区。但由于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干扰,秦岭北麓地区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无序采石对秦岭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2014年下半年以来,西安市对秦岭矿山进行治理整顿,并于近期推出了秦岭北麓矿山专项整治方案。通过大幅减少矿权数量和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等措施,在适度保障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减少采石对秦岭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实现秦岭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

     ”不住的私挖滥采

    近年来,由于追逐砂石产业暴利而大量偷挖乱采行为,给秦岭沿线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秦岭北麓多处边坡山地、河道滩地甚至耕地都已失去植被覆盖,如今只留下裸露的山石和深达几十米的土坑,生态恢复难度大。

    在西安市户县天桥镇,原本平整的河道由于挖砂取石形成了一道道沟壑,坑坑洼洼的河岸上遍布推土机的轮胎痕迹,河堤两侧至今还留有大量裸露的石块。沿河道向北数百米,当地村民开垦的大片河滩地如今早已荒芜,长期开挖采石使原先的良田成为了一座座深达数十米的大坑,其中面积最大的深坑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坑里杂草丛生岩石裸露,阵风吹过便尘土飞扬。

    秦岭沿线的边坡山地同样饱受采石行为的破坏。在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镇东山村,多处边坡山体已被挖掘成了光秃秃的山崖,山体被“”开了一道道灰白色口子,破碎的石块布满了整条沟道。当地村民表示,挖山采石的企业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有的还具备采矿证照和手续。但这些采石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工艺设备较为落后,都是从边坡沿着山脚向上开挖,山体被挖开之后,很难再得到恢复。

    虽然近年来西安市相关部门不断加大秦岭非法采矿的整治力度,但秦岭北麓地区采矿“小散乱”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各种小采石场、小挖砂场等成为遍布秦岭北麓的“白癜风”。而每次清理整顿,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合法矿山停产,非法开采猖獗”的“跷跷板”效应。

    据西安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4年下半年西市持续开展矿山整顿以来,多数合法矿山处于停产整顿状态,加之各水系河道治理,建筑石料来源越来越受限。由于利益驱使,全市非法开采砂石行为死灰复燃,屡禁不止,蓝田县、户县、周至县、高陵县和临潼区、长安区、灞桥区、未央区先后出现多处非法挖砂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相关区县先后采取行动20多次,强行关闭非法砂场169处(周至原有砂场120家全部关闭,其他区县死灰复燃49处)。